《GOTH断掌事件》中死亡意识的表现
随着人类的诞生,死亡随之而来,人类对死亡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死亡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生存的深层思考。不同时期的作家对死亡意识的不同描述与表现,在很大一方面反映了死亡意识的进程。日本作家关于于死亡与死亡意识的作品有着突出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述。日本作家——被认为双面的乙一,除了有着以纤柔和悲凄为基调的“白乙一”一面外,还有着以残酷、阴郁和惨烈为基调的“黑乙一”的倾向。《GOTH断掌事件》被认为是黑乙一的代表和典型。
《GOTH断掌事件》中共有:《暗黑系 Goth》、《断掌事件 Wristcut》、《犬Dog》、《记忆 Twins》、《土 Grave》、《声 Voice》六篇短文,每篇短文中都充斥着谋杀、血腥与暴力,而深层次上,却是用与生存对立的死亡为主题和艺术形式对人类现在生存状态的探讨。作为一部本格推理的作品,凶杀案的描写是推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乙一作为一个日本作家,无疑也继承了日本民族文学自古以来对死亡主题偏爱的传统,思考人性,对死亡与人的生存状态主题进行了探讨。而与日本其他作家传统的死亡的虚无、感伤和悲哀的美不同的是,乙一的作品常以强烈的死亡阴森气息来表现其死亡观。正如乙一所说:“不管恐怖小说或是推理小说,我觉得‘思考人类死亡’这件事都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简单、随便地描写一个人的死亡,那一点也不恐怖,思考和写出死亡的过程才是最可怕也重要的部分。”(乙一访谈)作家常用死亡来推进故事的发展,而对死亡的描述所需要运用的语言考验着作者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塑造是作者对人生、存在以及对死亡的思索的重点。本文将从语言、情节、人物、场
景意象四个方面对《GOTH断掌事件》中死亡意识的表现进行分析。
一、客观而淡漠的语言
高尔基将语言称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只有凭借语言,才能检验作家对死亡的个性化表达。(《论文学中的死亡意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死亡主题的描写中,语言的艺术形式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语言化作文字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是死亡的震撼,或者是死亡的残酷,亦或者是死亡的凄美。在论及死亡时,人们常常用含糊和间接的词语来替代刺耳直接的词语来表述死亡。而《GOTH断掌事件》中在叙述死亡时的语言却是直白而淡漠的,乙一用几乎毫无感情彩的语言来塑造人物的心理和其死亡观。
1、取消审美情感的语言
语言作为一种表达作者思想的形式,常常带有作者的感情彩,或褒或贬。在描述死亡时,语言的感情彩更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与观念。乙一在文中对死亡的描述常常是让人觉得惨烈的,通常也是客观的。文中描绘死亡的语言贴近法医的专业术语,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情感彩较少。
在《暗黑系》中对水口奈奈美尸体的描写毫无一丝情感彩,像是法医在一具尸体的解刨后对其进行详细而客观的描述,“颈部以上什么也没有。头被放在剖开的肚子里。两个眼球已经被割下,放在她紧握着
的左右两只手里。空空的眼窝中塞满了污泥,她的嘴里也填塞着腐叶和泥土。她背靠的树干上还缠绕着一些东西。那是本该在水口奈奈美腹中的内脏”。冷漠的语言让人难以接受和消化,也让人感受不到文学审美的愉悦感。在乙一的笔下,死亡似乎只是一件毫无感情和生命的“冰冷的块状物”的消亡。《断掌事件》中写到“所谓手掌,当然是指
脊椎动物的前足未梢。”描述手掌的语言是科学严谨的语言,不带感情彩,亦不含审美趣味。《狗》中对于狗在我口中如何死去时,科学的理性思维让乙一用法医的专业术语和白描的手法对于这一事件进行了描述。“我用自己的上颚和下颚夹住了这只动物的脖子,对方的颈骨在我口中折断了。这种感触伴随着声音从我的颚间扩散开来。这动物浑身乏力,身体无力地吊挂在我的颚部。”乙一使用干净利落的话语描述出各种死亡场景,他强调语言使用的精确性,目的是为了淡化自我态度和情感,使读者难以了解作者明朗的情感倾向,在乙一的语言里,既让人感受不到赞美之情也感受不到唾弃之情,他退出了故事之外,像一个看客冷眼旁观。“密密麻麻的白蛆虫从这些动物的皮毛下边和腐烂组织的缝隙间扩出来,在尸体的表面不停地蠕动着。一层层的死尸和一层层的蛆虫反反复愎地重叠在一起,那些动物本来的面貌就这样一点点地消失在洞底。一个充斥着腐败和恶臭的洞穴。”这段文字,像照相机一样,真实客观地记录着腐臭冲天和脏尸满穴的画面。乙一细致刻画了死尸腐烂后的状况,仅仅通过客观的文字来展示他所要表达的内容,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情感泄漏和破绽。越是冷静客观,越可以看出乙一对于死亡的深思,无论是人类亦或是动物,死亡都无法有所感知,只会变成无法区分的腐肉臭骨,没有高贵卑贱、高等低等的区别。
2、褪去道德意义的语言
语言对于死亡的描述无疑倾注了作者心灵中的道德意识,它表现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意义、价值和生存的深刻认识。死亡意识是特殊化了的生命意识,它隐藏在作家内心深处。当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它不自觉跳出来,主导甚至规定者作家的思维逻辑。(《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自古以来,死亡的价值常常是在于投身赴死的崇高。死亡的最高价值和意义与正义道德伦理等常被人们联系起来,人们期待伦理价值在死亡前或死亡后可以最终实现。死是谁都无法逃脱的最终趋向,区别只在于走向死亡的过程,个体的价值就体现在活着的过程上。
在《GOTH断掌事件》六篇文中,除了《狗》一篇,其余五篇文中描写死亡时常常是抛却伦理道德,对于死亡没有感到悲哀或者惋惜,而是冷漠,甚至是赞叹。小说中主人公的死因多为个人私欲,而与社会责任等崇高使命感无关。《暗黑系》中凶手店主的杀人动机,《断掌事件》中化学老师对于断掌的狂热,《记忆》中双胞胎妹两装死的游戏,《土》中佐伯的掩埋人的兴趣,《声》中高中生解刨杀害他人的乐趣,以及主人公神山树、森野夜对于死亡的极度兴趣,文中的人物在表达他们内心对于死亡狂热爱好时,常常使用“兴趣”、“生来如此”等词汇,完全无视死亡的价值和正义道德,毁坏了读者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粉碎了读者在传统价值观和美学理念形成的审美感受力。《土》中佐伯说到:“我对埋死人可没有兴趣。”乙一用嘲讽口吻去戏谑那些所谓的“崇高”,文中人物的死亡不是因为崇高的“就义、牺牲”而死亡,只是因为“一怪物”变态特殊的心理和兴趣而死亡。《暗黑系》中将楠田光惠被杀害和解刨的尸
体比喻成“如圣诞树上的装饰品一样”,更与一般描述尸体可怖等的词汇背道而驰,主人公眼中和化作文字的语言所指的死亡,似乎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尸体与圣诞树的搭配突兀,造成更大的冲击力,也更引人深思。这些外观上褪去了道德意义的语言透露出了乙一对死亡价值的思考,死亡不是唯美的、也不是安静的,在死亡面前,没有人是特例,每具尸体都会腐烂,都会发出恶臭。
二、独具匠心的情节
对于一本推理小说来说,情节是吸引读者目光的关键。悬念的设置、矛盾冲突的展现,以及由这所表现出的人物命运、心理变化过程是推理小说的常有结构。对于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而言,死亡可以算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原动力。(《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死亡在开头、过程、高潮、结束时都可以为叙事结构服务,产生不同的效果。死亡作为情节,是故事有序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直接展示,还是间接表现,隐匿于小说的语言、情节和人物之中的死亡主题还是死亡意识,都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使作品更加生动饱满,含义更加丰厚。《GOTH 断掌事件》中,死亡是串起情节与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主人公森野夜所感受的死亡体验,神山树周身发生的命案,一次次的死亡事件仿佛宿命,令人不寒而栗却又忍不住一探到底,每个死亡背后都有着人物各自难以探知的阴暗纠结心理和家庭社会背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探索。
1、人物死亡时空的现实性
生命的思考
任何一个死亡现象都必然是一个运动过程,是依据顺序性和持续性的时间维度在空间形式上的展开。(颜翔林《死亡美学》)死亡过程往往呈现出现实性和超越性两种特点。作为一本推理小说,《GOTH断掌事件》的死亡过程以现实性为主,人物死亡的时间不可逆转,不出现跳跃性时间,而人物死亡的空间符合了具体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文本需要。
在时间上,北泽博子、楠田光惠等的死亡,各种犬的死亡,被截断失去生气的各式各样的手掌,一件接一件,每次死亡都无法逆转,死了就是死了,死者无法复活,死亡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时间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在空间上,人物死亡的空间一般都符合被杀害这个角的环境,在《GOTH断掌事件》各种谋杀案中,山中的树林和小屋、被荒废的医院、养花种树的院子、乡下的仓库、杂草丛生的河岸边等,都是推理小说或恐怖小说常出现的场景,也是符合人物的学生身份的。人物死亡的时空即没有重回旧时,亦没有超前到未来,而是按照一般正常的时空顺序进行,与现实相符。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死人不可以复活,也不能穿越时空。
2、非正常死亡情节的设置
一般人物死亡的方式包括了:非正常死亡(自然灾难或人为事故致死)和正常死亡(衰老死和疾病死)。死亡情节不仅对构成作品内在的悲剧意蕴、推动情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对导引读者解读作品的内涵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导引我们去关注人物的命运,关注事件的发展,激起我们队作
品中的悲剧情节、悲剧情感的认同,激起共鸣,陷入沉思。(《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GOTH 断掌事件》中开端死亡情节的设置推进了小说的发展,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对死因一探究竟的兴趣,以及有助于对森野夜和神山树“goth爱好者”的心理及性格的分析。
非正常死亡是《GOTH断掌事件》中人物死亡的方式,除了《记忆》一篇中,真正的森野夜因上吊游戏意外死亡外,其余五篇中,死者都是被人杀害。凶手难以解释的心理、神秘的“goth”心理与现实的社会环境都是导致这些看似无端的死亡背后的因素。《犬》中,小狗由香所受的暴力由它的主人转变为对其他狗的暴虐。文章开头便描述了“我”(女孩)咬死“四足动物”的血腥“仪式”,而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女孩继父虐狗的行为所引起的抗争。以暴抗暴的行为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下无法用常理方法对抗暴力时所采取的特殊形式。女孩用其他狗的生命
来当做“练习”撕咬的做法,是对暴力无声的抵抗,但无视其他生命的做法终究是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并不可取。悲剧性死亡背后值得思考的人心和社会,乙一:“不管恐怖小说或是推理小说,我觉得‘思考人类死亡’这件事都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简单、随便地描写一个人的死亡,那一点也不恐怖,思考和写出死亡的过程才是最可怕也重要的部分。”(乙一访谈)死亡不能单纯看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原因,或者是对于杀戮单纯爱好的阴暗心理,或者是对于压迫环境的反抗。
三、个性鲜明的人物
人物是死亡的主体,是最为关键最为主要的因素,作者常借用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来表明自己的死亡意识。人物有时会被自己的欲望所牵引,有时会听从生命的本真感受,展现了人物日常生活与精神生存的异化和扭曲,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人的本质异化的审视和反思,咀嚼更深层的人死亡与人性意味。《GOTH断掌事件》中,乙一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两个主人公森野夜和神山树。二者都是对于死亡有着狂热兴趣的“GOTH”爱好者,然而两人性格上却是截然相反。他们成为了乙一的死亡意识的传声筒,蕴含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思考。
1、黑森野夜
森野夜以一个神秘而古怪,难以接近的学生身份存在,在她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关于她的流言漫天。最令人瞩目的是“她的衣服都是清一的黑。由头发至鞋尖,她的整个身体都包裹在一片漆黑之中。”森野夜的苍白的脸与黑衣黑发,毫无少女该有的斑斓彩,而是被阴森、死气沉沉的黑包围,正符合了大众对于死亡的印象,压抑恐怖而古怪神秘的。森野夜阴暗的气场似乎是她对死亡与人性阴暗面如此感兴趣的原因。森野夜几乎是下意识的模仿了未被发现的死者水口奈奈美的言行举止,这与她日常形象完全背道而驰,她这些看似无意识的举动正是为了体验亡者水口奈奈美的生活,以来加深对即将被“杀死”的“自己”——水口奈奈美死前的感受,真切地感受一个鲜活生命却突然逝去的死亡过程。这种看似丧失自己的森野夜,却是对真切的、本己的死亡的自我意识的渴求,在对于自己无法获得有关于自己死亡的真实感知时,只能将自己置之于极端的生存状态下来获取。
森野夜(实为妹妹森野夕)最早的死亡意识来自于与同胞的童年游戏,装死来吸引大人的目光,吓唬他人来取乐。马路上假装被撞,毒杀小狗,在自家仓库假装上吊,对于原本胆小懦弱的妹妹来说,这些行为是为了迎合的乐趣。而在身亡后,妹妹开始以的身份生活下去,延续了“常常思考死亡”的兴趣,死亡对于她开始变成是真切甚至有趣的体验。失眠的她寻一根适合缠绕在脖子上的绳子才能入睡,潜意识里,她对于死于绳子意外断掉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感受,特别是当她以的身份生活下来时,森野夜最终死于被绳子缠绕的窒息感,让她对于死亡有着微妙的真实感,用这种近乎极端的方式来说明,死去的是,活着的是本我的妹妹。
2、双面神山树
神山树似乎是双面乙一的写照,有着温暖积极的一面,也有着阴暗变态的一面。神山树在开朗随和的伪装下,其实对于死亡和暴力异常狂热。死亡对于他不是恐惧,对死亡的探究反而是释放心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面对死亡他冷静坦然,在他心里,死亡轻如鸿毛。
现代社会是个已经异化了的世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死亡意识更多
的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使人们不得不用虚假的面孔去面对其他人,且更加真实地直面死亡。神山树几次对于凶手的无动于衷,甚至内心设想实际使用那套刀具实施某些暴力与杀戮,是对于社会异化导致的人异化的最真实的写照。对死亡的既狂热却又冷漠的神山树,承认死亡的突
发性与不可避免性,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也可能意外造成死亡,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使得我们不可把死亡作为外在的、偶然的降临到他人头上的事件,而把自己的死亡推向遥远的未来。正如佛洛依德认为的“死亡以死本能的形式,成为一种消灭生命的势力,而所有生命的目标都表现于死亡。”神山树对于死亡狂热的原因在此可以得到解释,他只是更直接和更真切地面对死亡的必然性,甚至想着加快死亡的速度来直面死亡的不可抗拒性,是对人与死神无法抗争的宿命观。
四、场景和意象的刻画
场景和意象的塑造是文学作品关键的因素,以死亡为核心意蕴的意境,以及由场景、意象所刻画的死亡氛围是作者表现死亡意识的最有效的形式。场景作为作家一种想象性体验,在任何死亡场景中,作家不可能作死亡主体,只是个旁观者。作家总是有意识在不同场景和不同人物的死亡上营造不同内涵的意境。《GOTH断掌事件》中,乙一对于场景和意象的刻画是矛盾结合体,既阴森凄清却又温暖明亮,在鲜明的意象和冲突的场景中刻画出符合人物与情节的死亡氛围。
1、冲突强烈的场景
一面是阴暗的森林、荒废的手术室和杂草丛生的河岸,一面是温暖的人来人往的咖啡馆、花草茂盛的院落和拴着小狗的仓库,强烈的冲突,前者是人们印象中与死亡相关的场所,后者则是看似与死亡毫不相干的地方,无论是阴森还是温暖的氛围,死亡的发生总是无法预估。在死亡面前,任何人任何地方总是
无可抗拒,人在其面前总是显得束手无措和渺小。乙一将主人公设置为学生,而在此展开的死亡环境与场所与学生身份该有的天真烂漫相距甚远,学生的年龄正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死亡对他们似乎是遥远的事情,但是乙一笔下的死亡正是发生在他们周遭,死亡的场所也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玩乐的地方。强烈的冲突使得死亡的存在显得更为突出。
在《犬》中,乙一花费了较大的笔墨来描绘关键的场所——河岸,原本是女孩的“秘密的游乐场”,后来却变成了“由香观看我搏斗的地方”。“从头顶不远处跨过的大桥遮住了大半个天空,抬头望去,桥的背面是一片黑暗。”“四周的草丛就像一圈严实的墙壁”被桥遮去了阳光的河岸压抑而黑暗,似乎暗示着死亡的渐渐逼近与发生。而滚滚流水成了“一片巨大的乌黑块”。这河岸的转变照应着女孩的心理变化,由原本天真无忧向着暴力忧郁转变,从生存的安逸与欢乐向着死亡的恐惧与阴暗转化,对死亡开始有进一步的认识。乙一在每一篇的末尾几乎都有着暧昧而又含糊的关于太阳光芒的描写,塑造了暖调的场景,用光明给人以希望,试图消散文中的恐惧阴森的黑暗之感。乙一的目的在于“于所有最荒诞恐怖之处,照见人心的最深处,我们的影子。以黑暗寻希望,以悲伤提示温暖,以恐怖安慰孤独。”(乙一访谈)在越是黑暗和令人恐惧的氛围中,女孩面对着的暴力虽不是亲身经历的,却是被她当成妹的小狗由香所受的迫害,潜意识里,乙一安排女孩虐杀其他小狗的行为的意义正是为了“照进人心的最深处”,提示着人们更多的关注隐藏在阴影处不为人知的孤独与黑暗面。
2、鲜明独特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