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知识讲解
责编:薛燕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末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等十项主张,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但流传至今的仅15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墨子》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来说理,语言质朴无华、浅白易懂。
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他们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地位虽低,很多却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物,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渴望。其弟子将其思想记述下来,形成《墨子》一书。
【高清课堂:百家争鸣之墨子——《公输》ppt34-38
【高清课堂:百家争鸣之墨子——《公输》ppt2-4
知识积累
重点实词
1.云梯: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
2.起:出发,动身。  (于鲁)
3.夫子:先生,这里是公输盘对墨子的尊称。
4.命:教导,告诫。  (何焉为)
5.侮:欺侮。
6.臣:墨子的自我谦称。秦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
7.说:同,高兴,愉快。
8.请:在此为表示敬意的副词。  献千金)
9.金: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
10.义:坚守道义。
11.固:本来,从来。
12. 说:陈述,解说。  (请之)
13. 仁:对人亲善,友爱。
14. 知类:明白事理。
15.已:停止。
16.xiàn):引见   (胡不我于王)
17.文轩:装饰华美的车。文,彩饰。轩,有篷的车。
18.yú):破车。
19.褐:粗布衣服。
20.粱肉:指好饭好菜。
21.(xī)sì):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
22.tuó):鳄鱼。
23.fù)鱼:一种像鲫鱼的小鱼。
24.(zǐ):梓树。文理明显细密,所以叫文梓。
25.pián):黄楩木。
26.豫章:樟树。
27.zhàng)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
28.牒:木片。
29.九:表示次数多,古代”“常有这种用法。
30.机变:巧妙的方式。
31.yù):守卫,圉通,抵挡。
32.qū):通“屈”,意思是理屈。
33.寇:入侵。
重点虚词
1.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何命焉为
2.然:但是。  胡不已乎)
    3.胡:为什么。  (然不已乎)
4.何若:什么样的。
5.……之与……也:好像…………相比。
6.虽然:虽然如此。
7.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里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通假字
1墨子公输.说:通“悦”,高兴。  (公输盘不
2.距:通“拒”,抗拒。  (子墨子九之)
3.圉:通“御”,抵挡。  (子墨子之守有余)
4.诎:通“屈”,理屈。  (公输盘
古今异义
1.再
古义:两次。  (子墨子起,拜)
今义:又一次。
2.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吾知所以距子矣)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虽然
古义:虽然如此。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
古义:方圆。  (宋之地五百里。)
今义:今常指数学中的几何体,四个角都是九十度的四边形。物体的形状。
5.
古义:允许。  献十金。)
今义:请求,邀请。
6.
古义:为什么。(不见我于王?)
今义:姓氏。表示随意乱来,副词。
一词多义
1.为
读“wèi”,给,替。  (公输盘楚造云梯之械)
    读“wéi”,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夫子何命焉
    读“wéi”,做,建造。  (吾从北方闻子梯)
    读“wéi”,是,动词  (必有窃疾矣)
读“wéi”,作为,当作。  (子墨子解带城)
2.之
代词,他。  (愿借子杀
代词,这件事。  (请说
代词,它。  (邻有糠糟而欲窃
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宾语提前,不译。  (宋何罪有)
助词,的。  (荆地方五千里)
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臣以王吏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方
方向。  (吾从北闻子为梯)
方圆。  (宋之地五百里)
4.类
类推(事理)。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
种类,类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
5.以
用。  牒为械)
    认为。  (臣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6.然 
代词,这样。  (虽,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连词,然而。  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7.见 
读“jiàn”,会见,动词。  公输盘)
读“xiàn”,引见,动词。  (胡不我于王)
读“jiàn”,召见,动词。  (于是公输盘)
8.虽 
虽然。(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即使。(杀臣,不能绝也)
9.
出发,动身。  (子墨子闻之,于鲁)
    站起身。  (子墨子,再拜)
10.
夫子(先生,老师)的意思,名词。  墨子闻之,起于鲁)
    您,代词。  (愿借杀之)
11.
停止,动词。  (然胡不乎)
    已经,副词。  (吾既言之王矣)
12.
争夺,动词。  (杀所不足而所有余)
    通“诤”,直言劝告。  (知而不
13.
彩饰,华丽,形容词。  (舍其轩)
    纹理,名词。  (荆有长松梓楩楠豫章)
14.
通“悦”,高兴,形容词。  (公输盘不
说明,解释,动词。  (请之)
15.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宋无罪攻之,不可谓仁)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义:道义,名词。在这句里是“坚持道义”的意思。动词。  (吾固不杀人)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绝:穷尽,形容词。这里作动词用,“杀绝,斩尽”。  (虽杀臣,不能也)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少”和“众”都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名词,是“少数人”和“多数人”的意思。  (义不杀而杀
重点句式
1.判断句
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为”表判断。)
2)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2.倒装句
1)动宾倒装
①宋何罪之有?  (宾语“何罪”借助结构助词“之”提到动词“有”的前面,以示强调,“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②此为何若人?  (“何”是介词“若”的宾语,前置,应为“此为若何人?”)
2)状语后置
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起于鲁”是“起”的后置状语,翻译时应按“子墨子闻之,于鲁起”的结构去翻译。)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于地”“于民”是状语后置,应为“于地有余”“于民不足”。)
③胡不见我于王?  (“于王”是状语后置,应为“于王见我”。)
3.省略句
1)省略主语
胡不见我于王?  (省略了主语“子”——公输盘。)
2)省略宾语
虽杀臣,不能绝也。  (“绝”后面省略了宾语“守圉者”。)
3)省略介词
既已言之王矣。  (“言之”后面省略了“于”,相当于“对”“向”。译时应按“既已言之于王矣”的结构去译。)
考题例析
12015江苏徐州中考)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C.《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罗曼罗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不朽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D.《公输》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别选自《墨子》和《孟子》。这两部作品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2016湖南邵阳中考)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唐代文学家。
C.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集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D.我国古代文学中,三  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
解析:1. C  考查对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的识记。要对名著的主要人物和内容熟悉。“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的是米开朗琪罗。
2考查对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的识记。欧阳修是北宋人。
课文讲解
【高清课堂:百家争鸣之墨子——《公输》ppt6-33
理解主旨
《公输》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叙了墨子用道理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迫使楚王不得不放弃对宋国的侵略意图,出地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是墨子“兼爱”“非攻”主张的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
理清结构
写作特
1.墨子的劝说艺术。
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