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我们遵守规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一、 教材内容:    该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三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 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 中的第四主题《我们遵守规则》     这一主题分为了三个块面《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规则是怎么来的》 《我要守规则》 对规则进行了详尽的阐释。    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规则, 了解规则存在的必要性, 知道规则在调节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教材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规则的产生, 有了以上的认识后, 促使学生由对外来规则的服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遵守规则的行动。      二、 教学目标:    1  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 知道自己平时做游戏、 学习等离不开规则。      2  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重要性。    3  初步树立规则的意识, 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 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 有保障。      三、 学生情况分析:      1  该教材的对象是寄宿制生活的三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 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五星班级的评比准则》 等。      2  在他们平时的家庭、 社会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些如交通法规这些基本的社会规则。      3  学生对于许多和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虽然有所了解, 但在遵守规则方面做
得并不好,对于规则存在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 甚至认为有的规则的制定束缚了他们行动的自由。      4  经过两年的学习, 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调查、 搜集、 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5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 书面表达能力, 可以进行简单的调查, 并完成书面报告。    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准备:      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离开课堂, 到学校的每个地方去调查, 部分学生由家长带领利用双休日到社会上去调查。      教师准备:      1 了解学生平时爱做的游戏及规则。    2 发放调查表格。    3  准备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有关规则方面的资料, 如学校的有关评选《五星班级的细则》 等。      4 及时捕捉、 拍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关涉及规则的片段录象(运动会上、 就餐、 游戏、 上课等)  五、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一)   激发兴趣, 辩论导入。    1 播放运动会陪跑、 送水的片段录象。    2 出示问题:    你认为赛场上可不可以陪跑、送水? 为什么?  3 正反方展开辩论。    4 得出结论:    陪跑、 送水不符合运动场上的 学生观看、 思考  学生分正反方展开辩论。        由学生身边刚经历的鲜活的事儿挈入展开辩论, 从中启发学生注意到处处都存在规矩。    让学生初步树立规则的概念。      规则。    5 导入课题: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二)   启发引导, 初识规则。    1 在小组里交流课前从社会生活或者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搜集到的各种规则。    分小组汇报实践收获:    师:    你从哪些地方, 到了哪些规则   2 教师随机点拨、 归纳:    根据学生的学情随机观看学校吃饭的录象片段, 引起认知冲突。  辨析:    你认为谁对谁错, 为什么?  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归纳出规则存在于不同生活领域。    (如:    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3 出示两难问题, 提升认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类、 总结、 汇报。    学生发言    学生讨论、 发言  通过主动实践, 引导学生对规则的关注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去。    特殊 认识发展到一般 认识, 注意到规矩的普遍存在。      在学生初步树立了要遵守规则的意识上, 设置两难问题, 引发学生如何灵活处理问题, 使探究引向深入。      (三)  联系实际, 反证深化。    教师:    规则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以说无处不在, 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规则的? 不遵守规则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1 生谈亲身体会。    2 看录象, 深化认识。        两名学生谈体会, 其余同学认真倾听。  学生观看录象  (四)  互动定规, 扩展内化。    1 教师引导关注班级。    2 分小组讨论、 制定班级公约。    3 交流、 补充。    4 小结。      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学生交流 协同的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以探究性学习 方式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把规则意识 落到实处, 直接指导现实学习生活。      六、  教学实录:    (一) 激发兴趣、 辩论导入。    师:    小朋友, 上周我校举行了第 3 届肯
德鸡运动会, 运动员的表现可真出! 你瞧, 男子乙组的 1500 米决赛正紧张而激烈的进行着, 501 班的后勤部长正忙着为参赛运动员送水、 陪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播放运动会陪跑、 送水的片段录象)  师:    小朋友, 你认为赛场上可不可以陪跑、 送水? 为什么? 同桌可以小声讨论一下。    (约 2分钟后)  师:    赞成可以陪跑的同学请坐到左边, 赞成不可以的同学请坐到右边, 一起各自理由。  待会儿我们来个小小的辩论赛。    (学生积极讨论, 师参与其中, 及时点拨)  师:    同学们准备得差不多了吗? 先请正方说。    正方 1 辩:    我认为可以陪跑, 因为这样可以使跑步的同学觉得好受些!  反方 1 辩:    我反对, 这样的话就违反了运动场上的规则, 王老师说过不能陪跑。    正方 2 辩:    我也觉得可以陪跑, 这样可以鼓励跑步的同学, 给他增添信心。    反方 2 辩: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陪跑会影响后面运动员的成绩。    正方 3 辩:    本来跑得很累, 嗓子很干, 送水可以使他舒服些。    反方 3 辩:    陪跑会挡住裁判员的视线, 而且也不安全。      师:    是啊, 陪跑、 送水不仅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挡住裁判员的视线, 而且也不安全。    看来,运动场上有规则, 陪跑、 送水不符合运动场上的规则。    师:    其实, 留心观察, 细心思考, 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这一课, (板书课题: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一齐读读课题。    (二) 启发引导, 初识规
则。    师:    上周老师布置了调查, 聪明的小朋友, 你从什么地方到了哪些规则 同桌先交流交流。    (师深入学生中了解学情, 便于调控)  师:    谁愿意第一个把调查结果告诉大家呢?  1    在马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    2    我有补充, 马路上红灯亮了, 车子要停下来, 绿灯亮了可以通行。    师:    对, 这是马路上的规则。    3    老师, 我们到马路上指挥交通了, 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    我们发现开汽车的叔叔比骑自行车的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师:    啊, 你们有了这么重大的发现真了不起。      4    我到医院调查, 看到医院的墙上贴着静 字, 我觉得进入医院要保持安静。    5    在电影院里不能乱仍瓜皮纸屑。    师:    你是个小小的发现家, 谁还到了其他的规则?  6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从前门上, 后门下。    师:    你真棒! 刚才小朋友交流的规则都可以成为社会上的规则, (板书:    社会上的规则) 除此之外, 你还到了哪些地方的规则? 比如家中、 学校等。    1    在家吃饭, 不能边吃边看电视。    2    对待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要有礼貌。    3    玩好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师:    刚才小朋友交流的都是家庭中的规则。    (请学生板书:    家庭中的规则)  师:    其实, 我们一个星期有五天都住在学校, 与我们关系最密切那就是学校的规则了。    你在校内到了哪些规则?  1    上课时不能随便迟到。    2    上课要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不能随便插话。    3   
上课时不做小动作。    师:    刚才几位同学讲的都是课堂上要遵守的规则。    (板书:    上课) 此外, 在饭厅、 寝室等地方你还到了哪些规则?  1    吃饭前, 要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打饭, 不能插队。    吃饭时, 不能随便讲话。    2    吃好饭, 要把餐具摆放整齐。    3    我还有补充, 吃饭时, 不能翘着二郎腿。    师:    老师这里正好有这么一段吃饭的录象, 你们想不想看。    (板书:    吃饭)  生(齐)     想。    师:    播放吃饭录象。    师:    看了录象, 你认为他们谁对谁错, 为什么?  1    我认为小红做的对, 饭厅里吃饭是不允许谈笑的, 他看到同学讲话, 用手势示意同学不要说话。    2    我觉得小明很不应该, 违反了吃饭时不随便讲话的规则, 同学提醒他, 他还不听。    3    我还有补充, 吃饭时边吃边笑, 还容易吃到气管里, 引起窒息。    我就看见过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有个同学吃豆边吃边笑, 结果送到医院急救。    师:    你知道的可真多, 真不愧是小博士。    师:    设想一下, 如果吃饭的时候, 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老师也一样, 那我们偌大的餐厅会成什么样呢? 在我们的五星班级评比中就有这么一条。    (实物投影展示此条例) 我们继续交流, 除了吃饭、 上课之外, 学校还有许多规则? 你发现了吗?  1    在课外活动时不追逐打闹。    2    下棋时不能悔棋。    师:    是呀, 要想玩得开心, 玩得好, 就得遵守游戏的规则。    师:    我们继续交流。    1   
晚上睡觉第二遍音乐响后, 不能再讲话了。    2    在寝室, 上铺的同学不能窜上窜下, 玩不文明的游戏。    3    要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    师:    你还关注了学校的那些规则? 比如:    作息时间 师:    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 请你们来帮帮我, 好吗? 周日 4 点半的返校时间已过, 301 班的胡燕同学还没有来报到, 生活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着急, 5 20 分左右, 她终于来了, 老师了解了情况, 原来, 胡燕在来校的路上, 发现一位老奶奶昏倒在马路旁, 就请他爸爸开车先送老奶奶去医院各展开小组讨论, 你觉得老师该如何处理? 作为胡燕,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1    我认为胡燕做得对, 她很乐于助人。    师:    可她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了?  2    我也觉得胡燕做得对。    她尽管违反了学校的规则, 但她帮助了老奶奶值得。    生:    老师, 我觉得胡燕可以用两全其美的办法, 她可以在送老奶奶去医院的路上先打个电话给老师说明情况向老师请假, 再与爸爸一起送老奶奶看病。    师:    你真聪明! 的确, 在现实生活中, 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这时我们就要灵活地处理。    (三) 联系实际, 反证深化。    师:    小朋友, 我们已知道规则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可以说无处不在, 那么不遵守规则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请高年级的大哥哥来谈谈他们的亲身体会吧。    1    我是 402 班的王伟, 几个星期前我与同学做游戏, 摔了一跤, 耳朵缝了四针。    大家可要注意哦!  师:    谁在游戏中
遵守规则, 懂得谦让, 烦恼就会远离他, 快乐就会走进他。    2    我是 501 班的陈王程, 大家看, 我的小指(举起用纱布石膏绑着的小指)     因为在课间休息时不小心被同学撞了而骨折, 现在写字、 洗蔌都很不方便。    所以请大家平时要文明休息。    师:    各种各样的规则都在维护着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如果有人违反了, 就侵犯了他人的利益,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不便, 甚至威胁到别人的生命。    (看录象, 深化认识。      (四) 互动定规, 扩展内化。    师:    不遵守规则是多么危险, 为了使我们更文明、 更安全, 也为了使我们班成为行为规范示范班, 今天, 我们一起自己来制定班级公约, 好吗?  师:    讨论讨论, 可从哪些方面制定班级公约?  1    上课 2    寝室活动 3    文明礼貌 4    爱护公物  师:    好, 让我们四人小组一起讨论、 制定班级公约, 请一位字写得漂亮的同学把它记录下来。    师:    各小组可以交流了吗?  1    我们小组先来说。    班级公约 1 课堂上积极发言, 课外作业及时、 不拖拉。    2 吃饭时不讲话, 饭后把餐具摆放整齐。    3 不在走廊上踢足球。    师:    这是你们小组所想到的, 其余小组还有补充吗?  2    要爱护班级的图书, 不能乱涂, 也不能没经过管理员同意乱拿。    3    我们小组也有补充, 寝室里抽屉里的东西整齐。      师:    在今天的课上,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 而且知道了遵守规则对于我们
来说是必须的。    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学校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 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同学又为自己的班级制定了公约。  请同学们课后再完善班级公约, 而后由班长把它汇总并打印出来, 贴到后面软板上。    相信以后同学们会更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则。        教学反思:          规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而又乏味的话题。    在这节课上, 我想让学生了解规则,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 让学生从有意识地要我遵守规则转变为我要遵守规则, 从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对学生道德的引导, 进而促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在这节课中, 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探索与尝试:    一、 课堂教学要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指导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体验和感悟, 因此,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所以, 这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从儿童已有的社会认识和经验出发, 把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规则问题通过种种方式凸现出来, 引发他们的思考, 引导他们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反思、 体验和感悟, 指导自己的生活。  根据这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我在一上课就举行一场小小的辩论赛, 内容来源于上周鲜活的运动会, 这是一次生动的学情调查, 一方面了解学生现有的规则意识, 使教学能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衔接起来, 避免教学中的 零起点 现象, 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情感体验。   
再合作处理信息,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然后选取学生生活的片段录象明理辨析, 这样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生硬的灌输, 给学生创造了一次次思考的机会。    再创设一个两难问题, 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 真正把课堂上提升的认识和习得的能力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体现出这门新课程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指导生活的核心思想。      二、生活处处是课堂 教师要学会利用课程, 开发课程, 建设课程。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全新课题。    这节课我力求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走进新课程的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鉴别者、 开发者和利用者。    教师首先要树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学是用教材 而不是教教材 的观念。    因此, 我觉得这节课若只停留在认识规则的普遍性和必要性是不够的, 为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我安排了制定班规这一内容, 从深度上对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创造。    但缺少了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探究规则是怎样产生的铺垫。    三、 教学要立足课堂, 开放课堂, 延伸课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 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 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     这样的教学是死的, 它无法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堂课的设计我力图将生活与课堂打通, 让生活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堂教学则是为了指导学生的生活。    所以, 我在课前选取了最贴近我们寄宿制生活的片段, 课堂上通
过录象再现学生原生态的生活,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表现中发现问题, 反思自我, 帮助他们提升认识, 课堂上自制班规, 为他们创造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途径, 使他们能带着这样的认识, 这样的要求, 这样的喜悦走出课堂, 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更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这样的教学是向学生的生活中开放的, 在课堂上,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种种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 提升和整合, 这样的教育意义被凸现出来, 变的更加清晰, 学生带着这样的收获走向生活, 去解决现实生活中规则问题。    使课堂教学的终点不是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刹那, 而是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生命里, 为他的终身发展服务。    但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课堂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整合, 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 将学生家长作为教育资源 引进来, 带领学生去调查访问、 查资料。    这样教学空间虽得到了拓展, 但由于课前缺少必要的指导, 所以学生和家长都不明确调查的方法、内容、 手段等。    另外, 课堂上我虽注意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 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 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 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分析中, 逐渐内化规则意识。    但学生还是比被我牵着走, 显得较被动。    改进: 1 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前教师设计好调查问卷, 对学生加强如何进行调查的指导, 使学生有章可循, 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多方收集的各种信息, 将学生课前的实践活动与课上汇报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