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中如能常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使学生兴趣横生。这些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生活情趣,学生很爱参与。
关键词    提高  课堂参与度  实际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分析火车转弯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
(一)火车转弯时,如果弯道是水平的,所需要的向心力是哪个力提供的?并给出具体的数据
让学生计算出火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学生通过计算结果直观的认识轮缘对铁轨的压力大小。
(二)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也不小,转弯时对铁轨的压力非常大,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有什么影响?
(三)如何改进才能够使轨道和轮缘不容易损坏呢?如何让铁轨和轮缘的挤压消失呢?并求出这个最佳速度?如果火车不是按此速度行驶,会怎么样呢?
(四)若火车车轮无轮缘,火车速度过大或过小时将向哪侧运动?
(五)山区铁路弯道过多,火车能否大面积提速?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合理的物理情境,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通过情境展示,学生可切身体会物理概念、规律产生的物理环境和模型,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概念、规律得出的过程。情境教学使教师的传授教学变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双向教学,从而使学生学到方法,拓展思维,掌握物理知识;进而深刻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切实推进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开展,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参与生活处处是课堂
把物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起初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1—1中要求”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了解微波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微波炉”。在教学时,可以请使用过微波炉或家庭有微波炉的学生交流使用微波炉的体会与经验,并要求学生提出有关微波炉的问题。学生会提出有关微波炉的许多问题:如用微波炉热饭菜为什么那样快捷?用微波炉热鸡蛋时,往往听到“啪”的声音,鸡蛋炸裂了,微波炉内腔粘着乱七八糟的鸡蛋碎片,微波炉热鸡蛋为什么会炸?等等。又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选修2—3中要求学生“了解照相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义”、“了解照相机自动测光、测距的原理”。在教学时,可以请学生谈谈使用傻瓜照相机的体会和经验,并提出问题。例如有的学生使用过傻瓜相机,会提出许多问题:傻瓜相机为什么能自动识别iso100is0400的胶片?它为什么能自动卷片? 光线不足时它为什么能自动闪光? 它为什么不用调焦? 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或经验来引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情境,要注意:一是要选择
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素材;二是尽可能让学生发散性地提出相关问题;三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筛选,选择切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来进行教学,而并不是刻意追求解决所有问题。
三、了解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参与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组成。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要使学生能参加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必备的知识基础,否则,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与培养。为使学生能参与,课前需做大量的工作,遇学生知识遗忘,还需进行复习。
例如,学习了力的概念,又学习了运动的知识,教学中要通过演示或学生实验或事例,揭示力与运动这两个知识点的一些误区或佯谬,并引发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产生“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吗”疑问,并提出探究力与运动关系的课题。
四、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善参与
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和成长。就物理而言,如何使学生消除对物理的畏惧心理进而实施素质教育,而建立他们的成就动机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教师要有意创设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对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有意请他们当场讨论易于表达的问题,对那些表现欲望高、知识面广的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一些急于发言的学生,及时提醒他们,以后考虑问题再仔细些,这样研究还会深入,效果会更好。通过这样一安排,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信心和勇气,让更多的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只有这样,全体学生才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才能使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层次地提高。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直接有效的建立学生成就动机。
如把牛顿第二定律这个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在测出afm的数值后,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列表、画出afa1m的图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我们的物理学习应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主动获取的学习模式,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成就动机。
(编辑  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