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品牌  构建特文化
攸县石羊塘中学校  李向东
内容摘要:绿品牌的创建要从绿环境、绿生活、绿管理和绿课堂四个方面着手,要坚持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用绿文化来影响师生,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绿、环境、生活、管理、课堂。
走进石羊塘中学校园,你会被优美的校园环境深深地吸引住。校内绿树成荫,鲜花锦簇,鸟语花香;楼房绿树掩映,错落有致;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是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场所,也令许多外来人流连忘返。近年来,教师乐业,管理规范,社会支教氛围很浓,学校条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们的交口称赞。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全体石中人依托校园环境优美这一资源,着力打造绿校园,这里的绿校园不仅是指狭义的生态绿、环境绿等,而且包括广义的物质和意识上的绿,最终形成一种校园绿文化。下面就我校如何打造“绿品牌”谈四点认识和体会。
一、绿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对校园绿化与美化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过程。校园内的一花一木,一土一石,甚至每一个角落,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以文化为灵魂,从规划、布局、设计都精心策划,主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校园绿化要符合生态和环保科学的要求,树木花草花池坛圃要科学配置,注意一定的比例,基本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要求。
(二)艺术性原则,也就是要求如同园林艺术一样,精心设计,讲究美,要做到既有“绿廊”、“曲径”、“绿茵”、“花苑”、“绿树”、“绿墙”,又有亭台水榭,使校园变成花园,使师生每天都能得到美的享受。
(三)实用性原则。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按照学校教育的特点把学校划分成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和主干道区,按照四个区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安排学校建设和绿化。
(四)教育性原则,学校建设注重育人功能。学校把原来那些“请不要践踏花草”,“请不要损
坏树木”等行政命令式语言改为“小树成材我成人”、“我爱花草花更艳,花草给我添光辉”、“让我和小草一起成长,让我和小鸟一起飞翔”等充满情感教育彩的语言。学生在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同时又是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我校把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视作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把当地人文资源和科学文化知识等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提高校园环境的知识含量,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校园成为科学文化的知识宫。如:我镇中心完小的文化长廊、集诗墙(刊选了50多首小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宣传栏、校园景观、安全防护栏于一体,这正是校园环境智育功能的体现。
美化了的校园,学生每天一跨入校门,两边皆绿,如步绿廊。课间漫步其中,如在花园中徜徉,让人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这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
我校除了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基建工程和园林工艺之外,大量的净化、绿化和美化校园的工作,主要靠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参加义务劳动来完成。把校园划分若干个班级卫生责任区,每周星期一下午第七节课必大扫一次,每天两小扫。通过实践,学生的劳动观点得到增强,劳
动习惯得到了培养,既增长了劳动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这正是校园环境体育和劳技教育功能的体现。
美化后的校园,每一寸土地成为一幅画,每一幢校舍建筑成为一首诗,师生置身于这种美的环境之中,培养了审美意识,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个人情操,激发了人生热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绿生活   
师生在这种“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的意境熏陶下,更容易领会情景交融、物我同一、形神兼备、虚实相济的美学思想,从而,激发了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向往的热情。绿生活包含健康生活和文明生活。
健康生活是指师生的住居条件、饮食标准、生活习惯、体育锻炼、思想意识等方面要有益于身心健康,既要体现安全性又要具有环保意识。在饮食标准而言学校坚持从购物到餐饮既要讲究营养丰富又要符合卫生要求,更要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严禁食用不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多食绿健康食品,并经常教育学生掌握生活常识,学会生活。在体育锻炼方面我们一
是强化了大课间活动的人人参与,并不断丰富了锻炼的内容,比如从原有的只做广播体操增加到手语操、跑操、扇子舞等,二是强化了体艺“2+1”的落实,从人人必须报名到人人必须参与最后达到人人必须提高;在生活习惯方面,学校建立了生物园、养殖场、学农基地,还开设了劳技课,引导学生参观、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炼就学生坚持劳动的品质,也促进了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在师生心理健康方面我们利用校园的墙报、对联、广播歌曲等来影响师生,催人奋进。比如学生宿舍门前的对联是:睡硬板床,劳其筋骨,替国家炼就健康身体;洗凉水面,苦我心态,为人民养成奋斗风格。学生食堂门口对联是:丢一个饭团,抛却了父母苦心经营的旨意;蓄几分钱币,积攒起前人艰苦创业之精神。这种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的校园对联所形成的校园精神文化,对嗷嗷待哺的莘莘学子无疑产生深不可测的神奇教育效果,从而促进当代独生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文明生活是指加强文明、礼仪、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文明品质。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在养成文明习惯上,我校的做法是:一是开设课程,加强文明、礼仪、卫生教育,转变观念,树立意识;二是制度促进,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督促学生;三是活动影响,从校园的环境生活处处是课堂
卫生的保持,文明习惯的养成着手,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营造学生带家长,家长带家庭,家庭带社会的良好互动氛围;最后形成一种人人讲文明、礼仪、卫生的新风尚。
从健康生活到文明生活,贯穿于这个过程的一条纽带是“绿生活”。“绿生活”就是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即要树立环保意识,符合身心发展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最终达到享受幸福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三、绿管理
以优美、整洁、有秩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美化心灵,激发美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素质,这些作用虽然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其影响巨大而深远,使人终身受益,进而促进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新时期在环保意识的要求下,也要求我们的管理是绿的,“绿管理”是一种广义的管理,是如何把人、财、物的科学统筹安排,体现建设两型学校的思想。在这种新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绿管理主要是构建生态和谐校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采用的一是对学校的管理是民主管理的方式,让教师树立人人参与学校的管理,个个把学校当家庭管理的主人翁精神,最终实现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营造促进学校发展的教育生
态;二是对教师的管理是自主管理方式,以教师的专业成长来引领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做到为教师的成功创设优质环境,营造促进教师成功的教育生态;三是对学生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做到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最终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共同成功的生态校园,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