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究教学案例
王爱文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谜,火箭之快,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对数学的应用做出了精彩的描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议“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结合教学实际,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生活处处是课堂
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提问,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能强烈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模型。问学生怎样测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各自拿出尺子,用尺子逐段测量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长,然后采用相加的方法,很快就求出了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学生兴趣很高的情况下,教师及时发给每
个小组的学生一个圆的模型,问学生能否测出其周长。有不少同学信心百倍,认为能测量圆的周长,他们拿着尺子依照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左比右比无法测量圆的周长。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兴趣很浓厚,教师向学生提示办法:用尺子在圆周上滚动一周或用细线围圆周一周,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了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此时,学生认为自己到了求圆周长的方法,教师借机用自己的手臂在空中旋转一周,画一个圆形出来。问学生能求其周长吗?学生会因具体情境的刺激,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此时问学生,圆的周长究竟与什么有关系?教师用不同长短的物体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圆形来。学生通过观察:很直观地认识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
二、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数学素材时,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筛选学生熟悉、典型的生活素材进入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求教师上课伊始,采用新奇的课堂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面积单位的认识”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在生活中对面积的用法理解不够,很难建立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面积单位的具体而清晰的观念。“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实
际面积的观念是不能只靠印象就能形成的。需要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面积有真实的感受,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寻、理解其面积的大小。学生兴趣很高,用尺子在白纸上很快画出了“1平方厘米”面积的方格,剪下来认真观看、理解它的大小。教师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通过对1平方厘米面积的理解,很快就出了答案。我们手大指甲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习字本上的每个方格
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通过自身操作、体验,很轻松地从操作实践中获得了“1平方厘米”的表象。
三、分组协作,加强交流,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
学生与他人的团结协作精神,是现代教育中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共同完成任务是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这对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孤单、高傲的心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在“简单平均数问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收集原始资料。比如,回家收集今年第一季度家庭的用电情况,将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为学习平均数问题做好准备。在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基本解题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事实的学习,体会到客观世界存在着众多的自由度和随机现象,求平均数则是从随机抽样现象中出统计规律的一种常见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练习题的:
学生说:①三个月一共用电多少度?②三个月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度?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鼓励他们列式解答。学生非常投入,仅几分钟时间就做好了。特别对②的解答发生了争论。绝大部分学生采用(930+960+990)÷3=960(度)进行计算;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种方法太麻烦了,我有更简便的方法。移三月份的30度到一月份,可以直接知道平均每月用电960度”。学生议论开了,有的说:“用900度作标准,用900+(30+60+90)÷3=960(度)”……在学生的争论和不同解法面前,教师及时表扬学生,你们真爱动脑筋。接着提问:“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今年前三个月的用电量一个月比一个月多,今后应该节约用电”。于是教师表扬并提醒学生:“你们的观察力真强,节约用电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教师接着问:“那么请你们预测一下四月份大约要用多少度电?”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既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巧妙设置疑问,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差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时置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置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长度、面积等基础知识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石子有宽度;还有的说石子有面积……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今天的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通过这样“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知识的位置。
总之,数学教育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