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解析版)
   
一、主要考点:在中考记叙文阅读中,总会考到有关记叙文顺序方面的题目。我们知道,一篇记叙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来安排文中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顺序。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分析作者安排顺序的意图,从而去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一般常考插叙和倒叙,尤其常考插叙,主要以考查辨识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方式出现,此类题比较简单,只要掌握记叙的顺序就易拿分
一、此类题主要出现的形式:
(一般题目简单明了,易审题准确)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
(2)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何好处?
(3)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
(4)本篇文章的记叙顺序是什么,并说说这种记叙顺序的作用。
(5)文中第三段是插叙,此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6)文章开头即是全文结局,这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7)本文的记叙顺序是顺叙吗?若不是,是什么记叙顺序呢?
二、根据此类题常考形式,到这类题的重点是辨识记叙文为何种记叙顺序,并掌握其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有关记叙顺序的知识点】
(一)顺叙及其作用
顺叙也称正叙,叙事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使用顺叙法,必须特别注意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常用的叙述方式。
【作用】
1.按事件发展(时间)叙述,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二)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先写结果或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情节提到前面写,然后从头来记叙。
【作用】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避免叙事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三)插叙及其作用
插叙——在叙述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一段与原文相关的内容,插入结東后,再接着原线叙述。
【作用】
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
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
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
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注意】倒叙和插叙的区别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倒叙是就全篇而言的,回想的篇幅长,占整篇文章的主体,是表现中心的主要内容,回想结束后,情节不再向前发展,首尾基本上在一个时间段上。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級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插叙是就局部而言的,回想的篇幅
短,回想结束后,情节继续向前发展。
【特别强调】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很少考到补叙和平叙。但是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考到,比如今年,湖南益阳市中考语文就考到了补叙。所以说,我们对补叙和平叙有关知识,最起码要有一个较为明晰的了解,遇到这类题,不至于手足无措。
(四)补叙及其作用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作用】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补叙中有对人物进行描写则有更加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注意】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
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
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五)平叙及其作用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也叫分叙。
平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一种是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轮番叙述,使读者对甲和乙的命运都处于关心的状态中。使用平叙的方式,特别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时间一乱,全局皆乱。
这类题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审好题目,明确题目是问全篇运用何种记叙顺序还是答出某种记叙顺序作用
第二步:根据每种记叙顺序的解释和作用,结合文本,明确答案
第三步:整合答案
该题型答题模板如下
答:运用了……记叙顺序
作用:(1)……  (2)……  (3)……
真题一沈阳14年中考题
雨夜的灯光
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我送送你们吧!”
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
”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1.选文第12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插叙:交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原因。
【分析】第一步:审题目,已知题目问文章第十二段是那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第二步:到文章第十二段,突然插来那年的故事,辨识其为插叙
        第三步:根据插叙的作用(1.结合本段内容回答,交代…内容。2.联系上文回答,揭示原因。3.联系下文回答,推动情节往下发展。4.联系全文回答,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情节更曲折,使中心更突出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到文章和这些作用匹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