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的设计,既要注意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又要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P11)
    历史解释学业质量水平2的描述为:“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P42)
    本课之主题“城市化”也是一个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是进行跨学科教学的绝佳课例,但历史课必须立足学科本,与地理课有所区别。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普通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第11课。从单元
的立意来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和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教材编排以时序发展为轴,前后叙述了人类的居住形式和环境的演变,第11课反映近代以来伴随工业革命后集中出现的城市化现象以及随之带来的变化。本课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子目,分别是“城市化的演进”、“居住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迅速腾飞,人、财、物不断积聚的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成为社会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城市化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出现了无法避免的城市病问题,提示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生活层面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尽量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来组织教学。鉴于这块内容在高一地理课上已经学过,为避免重复,教师尽量选择近代以来至改革开放之前的城市化的图片、文字、视频等,以增加本课的历史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高一历史“工业革命”、高一地理课“城镇化”、高二选必2中“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中”相关内容,对城镇化概念,工业革命的对城市化影响有一定的认识。初步具备一定历史、地理学科思维,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高二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把握材料的学习迁移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因此本节课采用了鲜活史料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数据、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近代以来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体悟城市化进程中公民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四、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表述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教学设计目标】
1.通过概念呈现和史料分析,了解城市化的含义、原因、历程、影响,存在问题等,分析推
进城市化的原因,理解城市化在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以近代英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堂讨论,培养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城市的全面认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结合社会现状和人物故事,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利弊,理性分析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近代以来中西方城市化的进程和影响
    难点:城市化的利弊与解决城市化问题之策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在地理上已接触的“城镇化”概念出发,以概念解读为明线,充分利用历史教材现有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第61页史料阅读中的史料,展开问题式、情境化教学。另设计两条暗线,
一是依据教材编写逻辑,体现在板书设计上的知识线索,服务于知识本位;一是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排污问题(特别是处理人类排泄物问题),立足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立意。
七、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出示湘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二册上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定义,然后教师依据此概念,构建本课目录(详见下文)。
历史的选择
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设计意图】以学生已经学过的地理知识为导入,看似枯燥,但因出自历史老师之设计,却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有利于学生跨学科意识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浙江省各地市的高中
地理教材版本有所不同,宁波市采用的是人教版,其他地市采用湘教版。
课堂讲授
一、人口比重的变化
出示1700-1959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
问题1:指出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答:19世纪上半叶)
问题2:19世纪上半叶英国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原因是什么?(答:工业革命)
由近代英国的城市化转向近代中国,出示以下材料:
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答:起步晚;空间布局不均衡;具有半殖民地彩;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
再出示1949-2013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及材料:
    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6%,14亿多国民里,约8.5亿常住城镇,其中流动人口2.36亿。                                                       
    学习任务:根据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不难看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末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原因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工商业的繁荣等。)
    总之,工业化是推动近代以来城市化发展的引擎。(板书)
    【设计意图】城市人口比例上升,是城市化最直观的指标。此设计侧重图表型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二、产业结构变化
    过渡: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表(略),问:哪一成果对英国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大?当然是蒸汽机。展示教材第61页史料阅读中的材料: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
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边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指出材料中的“蒸汽机”,回应刚才的提问,再点明材料中的“纱厂”、“商店”,说明城市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由第一产业发展为第二、第三产业。
    材料中所提到的曼彻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型城市,补充相关材料。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经典史料,推进课堂教学(后续还将继续使用)。英国曼彻斯特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典型,是世界上第一个因工业发展而形成的城市,紧扣本目的学习聚焦,又呼应前一课所学的世界古代城市,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城市产生的原因这一专题重点。
    三、建筑与景观变化
    过渡:再次展示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这段史料,抓住文中的“街道”、“砖砌的房屋”、“花园”、“别墅”字眼,说明城市化带来了建筑与景观的变化。
    设问: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城市化对建筑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学生依据教材可快速回答出:电梯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集中供暖和制冷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等内容,教师再以图片加以辅助。
    板书:居住条件的改善
    然而,城市居住条件在逐步改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第三次展示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这段史料,请学生回答:从材料揭示出早期城市化过程中的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