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2.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3.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4.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讲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5.下列不属于隋炀帝的暴政表现的是()
A.为了游玩,营建东都洛阳
B.多次乘龙舟巡游江都
C.率军南下渡江,一举消灭陈朝
D.三征高丽,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6.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江都
7.《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
B.扩充国学规模
C.注重虚心纳谏
D.加强边疆管理
9.“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11.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是()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2.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农民使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放着唐三彩
C. 苏州是唐朝的丝织业中心
D.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13.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
14.下图是唐代三彩骑驼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艺术发展繁荣的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制瓷工艺的发展状况
D.兼收并蓄的社会风气
15.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6.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的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17.图1为敦煌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之一。据此可知,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
A.石窟建筑年代久远
B.保存了大量唐诗作品
C.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D.存有大量唐朝书法名家真迹
18.下图是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它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班超
19.下列选项中,位于朝鲜半岛并与唐朝在各方面有密切交往的国家是()
A.新罗
B.印度
C.古罗马
D.天竺
20.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21.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22.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24.下列什么事件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A.安史之乱
B.天宝危机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的建立
25.五代十国开始于
A.755年
B.884年
C.907年
D.970年
26.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北方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C.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
27.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8.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
A.赵匡胤
B.阿骨打
C.赵构
D.耶律阿保机
29.“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  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的官职是()
A.通判
B.转运使
C.副宰相
D.留守司
31.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哥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32.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33.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金灭辽的时间是()
A.1125年
B.1126年
C.1127年
D.1140年
35.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36.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7.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
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
38.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历史的选择A.海河流域
B.淮海流域
C.长江流域
D.钱塘江流域
3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唐朝
B.南朝
C.北宋
D.南宋
40.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五铢钱
B.贝币
C.圆形方孔钱
D.交子
41.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2.宋朝的海外贸易
4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44.1227年,蒙古军队灭掉的政权是()
A.金
B.南宋
C.西夏
D.辽
45.下列内容与忽必烈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6.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7.《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48.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49.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元朝,今天的北京应该受到哪一行政机构的管辖()
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
5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四川行省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
51.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2.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