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解读沙俄时代的百姓生活
           
本文纲要
1. 本文写作动因
2. 契诃夫作品特点
3. 契诃夫笔下沙俄人民的生活
4. 我的感想
俄罗斯是一个让人思考的国家。我对它最感兴趣的就是沙俄时代的百姓生活,就像童年时候对我国古代社会感兴趣一样。那个时候每次打开电视就抢着看古装剧,什么唐宋元明清朝的那些事,大都是从电视里学来的。沙皇时代和我国古代相似,好多事跟现代不一样,人对一些陌生的东西总是怀有好奇心的。我对沙皇时代感兴趣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候学过几篇契诃夫关于沙皇时代下层百姓生活的文章,后来又读了高尔基的三部曲。觉得那个时代的人民可悲,可叹,
还有点可笑。这更勾起了我对他们了解的欲望。要想看清那个时代的百姓生活,我觉得契诃夫的作品是不错的选择。
看契诃夫的作品,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契诃夫笔下,他所描写的社会事件,社会人物,大多集中在社会的下层。作品中的讽刺时时刻刻体现着对社会下层民众的关心。我们称这种下层人民叫做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而契诃夫善于刻画最普通的“小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生活片段的发掘,表达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同时以“小人物”的命运揭露当时俄国社会急需改革的诸多社会弊病。1
马车夫
我们看《苦恼》这篇文章,他描写了一位马车夫姚纳,在儿子夭折的一星期里,想人诉说一下内心的痛苦,都遭到了各怀心事的乘客的冷遇,第一次是个军人,第二次是三个年轻人,第三次是一个看门人,第四次是一个和他一样拉车的车夫,万般无奈之下,在风雪之夜他只有向老马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作者以朴实的文字深化了姚纳的悲苦:“那苦恼是浩大的,无边无际。要是胸裂开,苦恼滚滚地流出来,那苦恼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似地。”作者把四类不同的人与一匹马形成对比。人马对话,看似荒诞可笑,实则具有强烈的艺术真实性。2
那么就这里而言,其实就给我们一个暗示,我们要想言语,但是没有言语的方向和出路,最终能够倾听我们的不是当时人,而只能是一个动物。这就体现了社会的冷漠。契诃夫小说的最主要特征是其荒诞性。作品中的荒诞意识不仅反映了契诃夫反传统的精神特质,而且也表现出他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对人类终极义的关注,3这种关注也体现了了解基层人民需要被倾听和被言语的境况.
契诃夫笔下不乏幽默和讽刺。《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是一个新奇,独到的意象,它集中外化于别里科夫的形象,成为扼杀一切,禁锢一切的专制的象征。此“套子”即使在主人公死后仍猖獗横行,从而使它又具有了全人类的更一层的象征内涵。这种新与旧的斗争不仅是俄国社会的状况,人类历史总是在交替时期存在这种对立,作者赋予“套子”更高,更广,更深的内涵,以此象征,概括人类社会进程中的羁绊与阻力。4但是这种情形下我们看不出来社会哪里有不安,一切都是装在套子里面的,人们无法预知,可是一切又是被束缚的,人们无法突破。
契诃夫以其戏剧性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俄国下层底层民在沙皇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里发生的不一样的事,让我怀着极大地兴趣了解了一个苦难民族的悲惨
历史。在这里,我到了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