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科举制的创立
【学习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预习检测】
1. 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2. 世界上最早的选官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它与我们现在的考试有什么不同呢?
【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科举制的诞生 阅读17页课文、插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题目并记住)
1. 隋文帝开始用        选拔官吏。
2.       时,正式设置      科,按        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合作探究一: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3. 科举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1                                            石头书。
2                                           
二、科举制的完善(阅读18页课文和插图,先在书上划线,然后讨论回答)
1.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               两科最重要。
2.                       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3. 唐太宗通过扩充      规模发展科举事业。
合作探究二: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 武则天时,开始了        ,并增设了     
5. 唐玄宗时,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思考:结合第18页“动脑筋”:它类似于我们今天哪一种题型?你怎样看待这种题型?
请你归纳:              科举制度的诞生和完善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      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    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    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         
唐玄宗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思考:根据20页“动脑筋”:唐朝进士科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
2. 阅读20-21页课文21页“活动与探究2”: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3. 阅读21页“自由阅读卡”,思考回答:“最大最重的石头书”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读书人学习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 20页“活动与探究1”:李德裕态度如何?他的话有理吗?
5. 根据19页归纳:隋唐科举制度从哪三个方面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影响?
【知识梳理】
【预习作业】
1. 唐朝周边的民族主要有哪些
2. 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
4  课程学习汇报 (相信自己,学有所得)
一、选择题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有可能出现下列哪个朝代(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2.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3.在科举考试中的“贴经”类似于今天语文考试中(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 作文题
4.诗赋科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开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5.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6.在下列人物中,首创武举的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二、填空题
7.科举制度在    朝创立,在    朝逐渐完善,直到          才被废止。
8.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三、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孟郊《再下第》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注:孟郊(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一生穷愁潦倒,不苟同流俗,被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
请回答:
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诗人的心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②科举制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四、简答题
10.科举制度在唐朝是怎样得到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