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5篇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1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打开文本——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本科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两个字目呈并列关系,集中反映了清朝前期文化的繁荣。
  二、贴近生活—说学情
  再来看我们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情况是只从语文课堂中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和其中的几
个事件,并未完整的详读《红楼梦》,对于该书的思想艺术特和思想高度完全体会不到;另外,对于昆曲和京剧的来源与发展,学生更是一片茫然,我们希望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与文学、戏曲进行亲密接触,去体会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感受市民文化的繁荣。针对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
  思想艺术特,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
  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
  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
  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
  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情景再现和微课观看,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结合课标—说教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采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实现课堂上的小翻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看视频、迁移拓展来完成学习目标。
  四、走进课堂—说设计
  (一)【乘趣味先导之舟】
  教师在上课前播放视频“朗读者”,引领学生欣赏董卿朗读《红楼梦》片断,让学生感受《红
楼梦》的文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起学习之旅。
  (二)【达学而不厌彼岸】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导自我学习之路】老师引领学生看导学案中的任务单,带着任务去自学。【扬自主学习的风帆】开启学生的自学旅程,通过认真观看“微课”学生能够完成自学任务,产生疑问,老师把教材知识解读成图文并茂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挑错求真的欲望,更认真的自学。
  (四)【点燃学生参与的火种】通过各类艺术形式的视频展现进行测试,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养,激起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五)【让异议焕发光彩】是希望学生能够提出可以适度探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
  (六)【我们一起写板书】老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纲要,让学生编写板书,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线索,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最后,运用常规的“当堂训练”来检测学习效果,效果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教案2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建立的过程,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崇高气节、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内容。然后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建立的辽、党项的西夏、女真的金。)
  二、过渡:
  就在金与南宋对峙时,北方又兴起了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蒙古族古代的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的民族和名字(蒙古,铁木真。)
  3.他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和机敏
  (他从小经历过重重困境的磨练,吃得苦中苦。)
  4.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
  学生可根据67页“动脑筋”回答:
  ①它反映了什么局面
  (它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的情景。)
  ②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后来铁木真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并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杰出的人物,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贡献很大。)
  过渡讲解:蒙古族是我国历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其孙子忽必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其在中国的封建专政,建立了元朝。那么,忽必烈在位时期有哪些行为这些行为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1 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
  2 元朝在哪一年灭南宋(1276年)
  2.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指导学生根据68页的“动脑筋”,结合71页“自由阅读卡·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讨论回答:这是谁的诗(文天祥)
  过渡讲解:其中“汗青”是竹简的别称,意为史册,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元世祖忽必烈起先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后来因为劝降不成,下令杀了文天祥。这是元世祖在天下初定时,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暴力手段,有着残忍的一面。但他的另外一些措施对历史的发展却有着正面的作用。
  3.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
  (1)忽必烈在位时期对元朝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北方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禁止圈田放牧,治理黄河,推广植棉;水路交通运输业发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开辟海运;商业繁荣——大都闻名世界;)
  (2)元朝的对外交往频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马可·波罗行纪》)
  4.行省制度
  (1)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原因
  (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管辖。)
  (2)行省制度的特点
  (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行省制度的作用
  开创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地的管辖。
  过渡讲解:“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使得当时的各个民族之间进一步融合起来。那么,元朝的民族融合到底得到了怎样的发展呢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石头书  (1)元朝的民族融合的表现
  (汉人到边疆;少数民族迁到中原、江南地区;有些民族与汉族区别消失,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2)元朝的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小结: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3)元朝在我国历的地位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它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一直沿用到今天;当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十分频繁,影响深远。元朝是我国历一个重要的朝代。)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了元朝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地位。成吉思汗的史实让我们懂得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道理,从而要努力学习,同时培养坚强意志。从文天祥身上我们又领略了一个坚持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的气概。这都将使我们获益匪浅。学习历史不但要了解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要的是从历史当中汲取养分,这样才能真正有提高、有收获。
  作业:
  1.行省制度建立的原因、特点和作用。
  2.元朝的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