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预习案
课型:新授  主备人:汤惠芳  审核人:贾梅梅    姓名:    班级:      编号: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 “新月派”、“三美”的美学主张及有关徐志摩的知识;
2.理解并积累本诗中的字词句;
3.背诵全诗,初步掌握通过意象体悟作者情感的基本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三美;
2. 展开想象,走进唯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以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重点
展开想象,走进唯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
展开想象,走进唯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法
诵读法、问答法
学法
诵读法、品析法
教具
基础积累
1、熟读全诗,填写下列汉字或词语的拼音。
        )    青          )         )   
      )      笙箫          的(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一年半(    )  载歌(    ) 相(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    )
3、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斓______                  躁______                溯______
阑______                  藻______                朔______
彩______                  蒿______                漾______
采______                  篙______                氧______
4、积累名句。
(1)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的心头荡漾。
(2)                  ,____________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寻梦?撑一支常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文学(文化)常识
1、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后期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 方玮德、卞之琳等。
2、“三美”: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必备素材
1、 徐志摩
现代诗人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飞往北京,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年仅35岁。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的一夜》《猛虎集》等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2、写作背景:
徐志摩英国留学结束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了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没有人认识他,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3、相关诗文补充(了解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吸烟与文化(选文)
                                  ——徐志摩
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我所知道的康桥(选段)
                                    ——徐志摩
但不满意的生活大都是由于自取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在“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只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不必一定与鹿豕游,不必一定回“洞府”去;为医治我们当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一张轻淡的药方我们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赐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啊,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调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青春的风         
——汪国真
我不在乎多少梦幻已经成空
  我不在乎多少追求都成泡影
  在春天的季节里? 谁愿意是
  醉生梦死?? 醉死梦生
  山峰挡不住我? 河流挡不住我
  噢,一往无前
  我是青春的风

  我不满足已经获得的骄傲
  我不满足已经赢得的光荣
  在年轻的心灵里? 谁不愿意
  明明白白? 清清醒醒
  鲜花留不住我? 掌声留不住我
  噢,一如既往
  我是青春的风
作业布置
校园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漫步校园之中一草一木都可能引起我们美好的回忆从校园的景物之中选取几个意象尝试写一首小诗,来抒发对校园的挚爱之情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