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高校的教学也是离不开好的教案的,下面高校教案模板范文是小编想跟大家共享的,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高校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优美秀丽的风光,体会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会。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1. 这座桥,风景秀丽,著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爽空灵,载誉中华。你想观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首先让我们先来相识这位具有浪漫情怀的现代派诗人
  2、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无奈,又有 天下谁人不识君 的豪迈,还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会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 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三、 简要状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闻名剑桥高校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高校、伦敦高校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高校皇家学院特殊生转为正式探讨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出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登记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妙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辞了,千缕柔情、万种感受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个题目中有一个 再 字;那么,从这个 别 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离别(学生答)对,它是一首离别诗。
  1.正音,正字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笙箫(xiāo) 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2.留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朗读时语调要柔软、舒缓。
  五、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多情自古伤离别 ,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一份哀伤。《再别康桥》的基调是否依旧如此呢?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同学们,读过这首诗后,你感觉到通常离别诗的那种沉重和压抑了吗?假如没有,它又带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明确:这首诗歌没有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哀思压抑,给我们带来的是清爽飘逸、空灵自然的感觉。
  这首诗之所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不得不归功于诗人所选择的抒情对象。我们都知道,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精确地说,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所以说,有诗歌的地方就肯定有意象,诗歌是离不开 意象 的,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一支蜡烛,它是一个物质存在,它是一个意象吗?(学生答)不是,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的蜡烛却可以称之为意象,为什么?因为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的蜡烛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里的蜡烛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了。古人常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于海 (《文心雕龙 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写入作品中的物和情的结合而形成的意境,意境=物+情,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理的融合。清代的王国维曾经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
就是说,作品中的 物 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就可以从诗中的 景 、 物 入手,从意象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
  同学们,《再别康桥》中有那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诵读全诗。
  同学们,读过这首诗后,大家觉得这首诗歌的意象有哪些呢?
  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清潭,星辉
  这短短的一首诗中就有这么多意象,这些意象都浸染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分析一下这首诗歌。
  六、探究观赏--观赏
  三美
  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整齐交织--建筑美 爽口悦耳--音乐美 秀丽迷人--绘画美
  (一)音乐美
  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轻轻 静静 等叠字的仿佛运用,增加了诗歌轻快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微小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像,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自然会有 一种旋律感。
  (二)建筑美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音韵之谐和,节奏之明晰,感到了音乐的美感,那么我们再看看诗的外形,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
  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每句字数6-8字,与参差改变中
见整齐,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美学家说,音乐是流淌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淌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境摇摇,美不胜受。
  (三)绘画美
  1. 读了许多遍课文 ,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漂亮,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如今我们品尝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 诗中有画 。
  2. 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最喜爱其中的哪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