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常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作者:赵彩云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16期
        摘 要:语文常识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的语文常识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本文从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对语文文学常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文学常识 语文教学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41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对文学常識的教学,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更有利于提升现阶段学生感知、鉴赏作品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至于文学常识的教学方法,是一个热点话题。笔者长期在一线教学,现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文学常识的教学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
        一、当前文学常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一)教授内容的片面零碎
        一说到文学常识,映入脑海的首先是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基础知识。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一单元的小说《边城》时,一般都会先介绍作者沈从文的基本情况以及沈从文先生的写作风格,这一过程看似展示了许多与教材中《边城》相关的“文学常识”,但这些知识笼统而琐碎,并且一旦先入为主,以后在接触沈从文先生的其他作品时自然会浮现出《边城》的写作特点。一个作家的作品很难从头到尾都只是一种风格,沈从文先生也不例外。如其作品《八骏图》就展现了沈从文先生的另一种写作风格。
        (二)教授时机不当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常常会出现对文学常识展示时机不佳的情况,例如教师在导入语结束后,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状态,亟待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或探讨。偏偏这时候教师“峰回路转”: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等到介绍完作者和时代背景之后,教师又将这些抛掷一边不予理睬,又突然设置其他问题。这样“断层”式的教学,很容易使课堂陷入一种混乱的黑洞。但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本文章时出现理解障碍时,必须借助相关背景知识才能“通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灵活而巧妙地予以讲解,以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教材文本。
        (三)教授过程的繁简失衡
        有时教师会在讲解文学常识时从作者的婚恋经历说起,接着又过渡到作者的神秘身世,这些众说纷纭、真假难辨的“背景知识”无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学生经常会因为“有意思”而偏离于教材文本之外,却不会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将课堂变成教师借着自己比学生掌握的多一点的知识来炫耀自己“才华”的场所,最终语文教师做的“展示”会产生舍本逐末的效果。
        二、文学常识教学提升和改进的策略
        (一)教师必须提升课堂教学
        1.在合作探究中呈现
        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互相讨论,自发地发现并总结归纳问题,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自己探索钻研文本的热情,又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时,让学生分成小组,教师提前把作者简介等问题抛给学生,通过明确分工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学习这首诗。先从题目出发让学生从“再别”二字进行讨论以确定这首诗歌的题材为离别
诗;接着从意象出发让学生自主讨论并进行小组展示,从而清晰地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之情;之后教师抛出问题:“诗人为何对康桥有如此之深的情感?”让学生讨论。最后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诗的写作背景,这就在合作探究中将本首诗歌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呈现在课堂之中了。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帮助,吸收每个人的不同观点,并进行了不同观点之间的火花碰撞,又从不同方面学习到了文学常识。
        2.在特定情境中呈现
        之所以在课堂上设定情境,比如影片视频或者是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内在情感被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充满“故事性”“特定的”情境之中饱含激情地去学习文学常识,不用在“满堂灌”“被迫式”的满怀负担地记忆文学常识。
        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的《逍遥游》为例,在讲解这一课的文学常识时,主要是围绕作者庄子的思想展开介绍。如果课堂之始教师直接就介绍庄子“清静无为”的“虚无”思想,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毕竟学生的年龄太小、阅历太浅。但是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提前让学生阅读蔡志忠的庄子系列故事漫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去理解庄子的思想。
        3.在文学评论中呈现
        文学评论一般是评论家通过鉴赏、议论等方式对文学作品的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的评价,不管是主观或客观的文学评论,都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文本有很大益处。所以说教师也可以采取从现当代评论出发,将文学常识融入课堂之中。当然,如果能够到与作者同时代的评论则更是锦上添花。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柳永词两首》(《望海潮》和《雨霖铃》)的相关文学常识时,会涉及关于柳永写作风格的讨论,这时候我们可以从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一段话对柳永的词风进行讲解:“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一段评价,不仅总结出了柳永“婉约”的词风,亦在对比归纳之中让学生看到苏东坡词与柳永词的区别,从而为讲解苏东坡词做准备。
        (二)学生必须改善学习方法
        1.闻一知十
        文学常识类的知识不同于其他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它范围大且具有无序性,这就需要学生先进行全面复习,而后各个击破。如果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不会合理地将文学常识进行分类,就会做很多无用功,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联想的方法,举一反三。
        如教材里《崔杼弑其君》出自《左传》,学生要从《左传》这样一部编年体史书的体裁联想到其他史书,如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刘向编著的《战国策》和左丘明编著的《国语》属于国别体史书;班固编著的《汉书》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根据这个思路往下推,“二十四史”的“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样,这些零碎的、容易被学生遗漏的文学常识就会形成一张知识网,被学生记到脑海里。
        2.比物连类
        所谓“比物连类”,是指在记忆一定量的文学常识时,对其进行分类并出相同点,而后按照一定的知识顺序去识记这些内容的方法。就好比考纲里要求学生背诵的文言文和古诗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加以掌握,但是对这些内容的记忆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对这些作品的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同一时代的其他人物作品进行拓展
延伸,然后出相同点去记忆。比如按照派别将古代文学流派划分为: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江西诗派、豪放诗派、婉约诗派、雅正诗派、鸳鸯蝴蝶诗派、竟陵诗派、桐城诗派、公安诗派、花间诗派等。又因为每一种诗派都有代表人物,这样在记忆这一类的文学常识时就可以按照派别选择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类记忆。
        3.以易记难
        对文学常识的复习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局,这样只要学生抓住了相关文学常识的某一点,由此发散出去,就把此类知识化简为易了。如何“化简为易”?首先,学生在心里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在被选入教材的诸多文章中学生只需要记住出自《彷徨》的只有《祝福》这一篇,其他作品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另一文集《呐喊》,这样记忆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再者,诸子百家的文章亦是常考的对象,但是诸子百家人物众多,学生容易把他们所处的时代混淆,这时候就需要学生从简单方面出发,先识记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孙子,此三人所处的时代为春秋,其余大部分为战国时期人物。又如国内的作家作品、写作风格可以时间顺序区分识记,那么国外的作家则可以按照不同国别去识别记忆。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记忆那些相对难度较大的文学常识。
        总之,语文文学常识大部分源于课本,需要拆分和细化。语文课程所有知识的讲解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为了让学生燃起学习文学常识甚至是语文的热情,教师在对文学常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文学常识的积累和掌握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能够驾驭试题上,更要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文素养甚至综合素质上升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杨舒涵《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提升措施》,《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35期。
        [2] 孙志军《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1期。
        [3] 王月英《有关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几点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9期。
        [4] 缪海莉《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甘肅教育》201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