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云南省普洱市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单选题(30分)
20题,每题1.5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了好几题。
第二题:判断题(10分)
10题,每题1分。
第三题: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日前,一则“环卫工用高压水打落树上黄叶”的视频风行网络。在视频中环卫工说,领导检查要求看不见一片树叶,加速黄叶落下才能集中清扫。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叶落而知秋,秋风习习,漫天的黄叶纷飞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尊重自然,才能让环境更加和谐。
为了达到“一叶不染”这个苛刻的考核标准,环卫工无奈用水打落黄叶,“水冲落叶”,“一叶
不染”的背后依然是懒政庸政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长期脱离实际,管理水平低下,拍脑袋决策,二是错误的政绩观、权力观影响。
“水冲落叶”不仅加重了基层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打走了美丽的景,更打走了城市的形象。要破解这道难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拧紧思想总开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时刻践行从众中来到众去的行动指南。“一叶不染”表面上看是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这背后却是不顾众需求,拍脑袋决策的权力观在作祟。实际上,在钢筋森林的城市中,一树金黄、一片落叶散发出的是难得的秋之韵味,也常常引来市民驻足拍照,为此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出台“落叶缓扫”政策,为的就是留出秋天的美好。部分领导干部若能时常到街头走一走,到人民众中聊一聊,绝对不会提出“一叶不染”这样荒唐的要求。
二要消除能力上的恐慌症。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时代发展洪流中不断提升斗争本领,克服本领恐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能力不足危险列为党在新时代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向全党发出了警示、提出了要求。提出“一叶
不染”的要求,暴露了部分领导干部知识储备不足、管理能力不足。树木知寒,当季节尚未进入冬季之前,树木需要其繁盛的树叶来遮挡寒风。而当树叶逐渐自然凋谢之后,它才可能适应更加酷厉的寒风。那么,环卫工一顿水冲之后,树木岂不直接遭殃?
三要亮起作风的警示灯。“一叶不染”是部分干部对环境的美好想象,最后却滋生了环卫工人“高压水冲树叶”怪现象。作为领导干部,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撸起袖子挽起裤子,同人民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切切实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说到底,靠一刀切式的管理,罔顾事实而一味下令,也是管理上的懒惰。
四要创新考核的指挥棒。“一叶不染”的考核标准,让环卫工人拿起高压对准了枝头的黄叶,领导干部只有制定科学的考评机制方能有利于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在清扫落叶的问题上,湖北宜昌的标准就更灵活,也更切合实际——“只捡垃圾叶不扫,天晴不扫雨后扫,看相不佳及时扫,易燃易腐彻底扫。”
城市形象建设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人为本,让市民感受到人文关怀。秋日的黄叶不失为一番美景,只要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地面上的落叶反而会给街道增添一番诗意。唯有下大力气摘掉部分领导干部慵懒散的官帽,方能给环卫工人减压,还大家一个美好的秋天。
(二)假如你是某局工作人员,针对上述事件写一份整改情况的通报。300字左右。
答案:略。
第四题:策论写作题
结合普洱市情,围绕“如何发展绿普洱”这一主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1000字左右。
普洱市绿产业发展对策
2014年3月,云南省普洱市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绿经济试验示范区并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这对经济欠发达的普洱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近些年,普洱市坚持生态立市,绿发展、绿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产业是普洱市发展的核心,产业活全盘就活,产业建设抓得好,经济社会发展就好。普洱市要在2020年和全国一起建成小康社会,紧抓机遇,推进绿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第一,做好全市绿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整体发展观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进行活动,整体具有决定的意义,不是局部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
局部。普洱市绿产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三大区域(思茅、澜沧、景东)形成的三条重点突出特鲜明的绿工业经济带(通道经济带,以墨江、宁洱、思茅、江城为区域;两山经济带,以景东、景谷、镇沅为区域;绿三角经济带,以孟连、西盟、澜沧为主),在各个带中选择培育重点发展县(区),促使其成为绿工业经济带中的龙头。一是思宁江墨工业经济带要依托昆曼大通道,以普洱工业园区和宁洱工业片区,墨江非公经济园区为载体,优先支持思茅区发展轻、重工业和科技创新工业,使其率先成为该区域及全市的工业发展龙头。然后,再分步扶持宁洱、墨江、江城三县的发展,在中国一东盟区域合 作更加深入,条件更加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将江城摆到墨江之前发展进出口加工业。二是景景镇工业经济带以园区、县城和交通干线为重点,优先在县城附近和园区发展工业,同时优先扶持工业基础较好的景谷县率先发展林产工业,扶持景东县发展蚕丝绸工业,带动三县加快发展绿工业。三是澜孟西经济带要优先扶持澜沧县发展矿产工业、水电工业和林纸工业,使其率先成为三县发展的龙头。在条件更趋成熟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扶持孟连县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
第二、加快绿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进一步突出绿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实施“绿工业强市”战略,按照“产业围绕加工走、加工围绕品牌走、品牌围绕市场走”的思路,抓好产业链建设,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全力打造内部上、中、下游环环相
扣的产业链,外部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把现有的原料型、资源型产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形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二是加快普洱茶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为产品变成商品、进人市场、形成消费搭建平台;引进加工型企业,突出加工环节,把真正赚钱的环节抓在手里,把财税留在当地。三是破解产业配套能力弱,对外来企业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围绕核心产品,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尤其是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尽量在当地发展配套产业,促进与农产品加工相关的产业发展。三是加快绿、生态产品和地域性品牌的申报认证工作,积极争创世界驰名品牌,走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加工标准化、质量管理全程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的路子,形成政府引导整合培育品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品牌,大力宣传包装推介品牌的格局,最终实现产业基地、生产企业、资本技术、产品标准、质量认定都在普洱,做绿产业发展的首席发言人。四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要进步完善园区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片区规划进一步进行论证,确保片区规划与实际相结合;要切实做好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明晰各片区土地利用的整体情况,为企业入驻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基础;要认真执行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的原则,切实抓好园区的开发与建设,确保应有的档次和水平。四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选准招商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省内重点企业接触,努力引进品牌企业和大型企业,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园区
产业聚集,充分发挥普洱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开发投资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投资者办理手续能够来得了,办得下。五是继续实施政策优惠。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在权限范围内,政策能放宽的一定要放宽,审批事项能取消的要取消,能合并的要合并,审批时限能缩短的要缩短,坚决杜绝部门利益、眼前利益,切实为大局、为园区发展尽职尽责。
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要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批种植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批有地方特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通过努力,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二是在特产业发展上,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建基地,集中连片建基地”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样板带动,政策驱动和服务推动等措施,对普洱市具有特的产业精心培育,形成品牌。三是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需要进行整合,形成合力;要完善信贷、土地、能源、税收、进出口等扶持政策体系,建议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贷款,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要引导产业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联合,扶持-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成
长潜力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力、驰名中外的农业企业集团和农产品品牌。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信贷扶持的力度,发展一批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支持农民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台作经济组织。同时利用好全市供销社的组织优势和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优势,积极发挥供销社的带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供销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探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庄园经济。庄园经济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有效的把农户和投资者的利益联系起来,农民既可以通过土地得到股份,也可以以员工的身份到庄园打工。也就是说,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出让土地取得地租,还可以通过劳动获得工资,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失去土地后就一无所有,没有保障的问题。
第四、强化科技创新,做强绿产业。普洱市要大力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完善绿产业化技术创新机制,推动绿产业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主导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建议政府设立一个以财政为主的创新资助基金,对绿产业创新的项目给予资助,提高绿产业科研部门的经费保障,对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给予较高额的奖金,引导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政府要搭建平台,引导大学、知名企业家和学者加大对龙头企业和规模经营大户为重点的、以管理专项技能为主的素
质教育培训,进-步健全普洱市科技培训网络,重点培育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为推进主导产品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秋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