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浸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三年级数学教案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展倒计时〕
谈话:刚刚,我们进展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究,共同探究。
3、学生反应: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假如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刚,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
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假如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究。
3、学生反应。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适宜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剧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完毕,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发动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惯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老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的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拟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详细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