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新课标进一步强调了语文要素培养的重要性,并将要素培养的过程与广泛的使用语文资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为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夯实了客观基础。在这个客观基础之上,单元内外、课堂内外语文要素的连接也愈加紧密了,教师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实现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与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
大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材研究出大单元内各文章中的内在关联关系,运用结构化、整体性教学思路,在原始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延伸,将原本零散的文章整合在一起,打造全新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以大单元为中心,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知识整合化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大单元化学习活动中形成较强的语文新课标,以此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
(一)整合碎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课堂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的整合方法进行课堂互动,有助于学生清晰地了解每个大单元的知识点与问题,把看似碎片化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运用意识以及文化鉴赏能力,从而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一个大单元的文章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强,主旨更清楚,更强调学生的真实阅读感受,以及对学生阅读方式与写作方法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主动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连接,培养学生的语文建构与运用意识;另一方面是对教材内容的创新使用,通过创新课堂形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前的首要目标是积极认识各个大单元在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各个大单元的文章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明确大单元主题后,把各个大单元的教学重点和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在突出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实现不同元素之间的有机融合。必须要注意的是,课程整合的重点应该在于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明确的、能够达到的,而非虚泛的。
二、大单元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教师立足深度学习视角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概括文章内容或即兴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大单元复习中口语交际环节提供的口语素材,可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例如,在学习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皇帝的新装》等文章后,教师可采取分角朗读文章或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体会作者如何采取荒诞的手法讽刺人性的丑恶。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知识框架,并且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腾出一些课时,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本大单元的要点,独立思考、研究和解答,并完成课堂内外知识点的迁移,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能逐步形成整体学习的意识,这也促使教师不能再进行简单的单篇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累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进而确定课堂学习的方向。除此之外,文阅读也是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文阅读中,
教师协助学生阅读有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如此一来,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广阔,并且阅读能力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一般是以“师说生听”的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往往采取摘抄背诵、习题演练等形式,尽管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强化记忆、大量的“刷
题”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长此以往,学生不但体会不到学习的乐
趣,甚至会因学习模式单调、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深度学习的视角
出发,通过趣味化、针对性的措施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并优化作业设计,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新课标下实施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关键性活动,妥善处理单篇与整体的关系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设计不再遵循逐短讲解的思路,转而将学习变成一个项目,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这就使得每一篇文章在大单元中的作用既不能一笔带过,更不能平均发力。为此,教师必须做好单篇和单元的关系协调,认识到二者之间天然的联系性,让它们一起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结合主题设计设置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授课方式,通常用于导入环节,为学生营造与课程内容相符的环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在多种感官的冲击下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吸收和理解,从而生成更加深刻的情感意识,以便于后续对文章的深入研究和写作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渗透与素质养成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提高语文基础水平的同时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此外,情境教学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在互联网资源的帮助下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活动中,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主题创设游戏环节,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作为情境导入的方向。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本课相关的游戏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
的同时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大单元主题的本质内涵,了解主题学习的根本目的,探索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从而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游戏环节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还在无形中完成专业知识的渗透,在观看的同时感受情境所表达的含义,以此保证学习效率。
(三)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当学生能够较好地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之后,大单元整体教学便初见成效。如果学生不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应用,那么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为了有效提高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进行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够通过知识输出的方式将学习到的东西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的关键问题集中于思维认知的高度,它是一种由新课标引领而来的对
语文文本的再度认识。这要求一线教师要基于系统观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把众多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尽可能多的整合到大单元之中。当然,这样的突破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可以推动一线教师从教学型向学研型转变,而且从长远来看,这对新课标的落实和大单元教学实效的提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微平.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2020(14):176.
[2]梁玲飞.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系列课型初探[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20(03):42-45.
[3]高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90-191.
[4]李岚.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0):26-27.
[5]谢燕.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9(0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