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思想家荀子是哪个学派的集大成者?
2、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什么的术语?
3、我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节日是:
4、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5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
6、《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
7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
8、董仲舒向谁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
10、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1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谁的名言?
12、《南华经》是哪部典籍的别称?
13、我国公认的儒学经典“四书”中不包括:
14、曹氏父子中,唯一称帝的是谁?
15、一般把公司年终聚餐活动叫尾牙,请问传统意义上的尾牙是在农历什么时候举行?
16、下列为门上所贴的春联,如果前句为上联,后句为下联,则上下联并未贴反的选项是:
17刘邦的正牌老婆是:
18、“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本书中?
19、金圣叹拟逐一批注“六才子书”,但只评完两部,其中之一是《水浒》,另一部是:
20、龙,凤,麟,龟,谁是四灵之首?
21、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22、华夏银行的标志C字形“玉龙”是哪个文化的代表?
23、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24、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1战国思想家荀子是哪个学派的集大成者?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天行有常(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2、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什么的术语?
 A. 书法
 B. 围棋
 C. 音律
"收官"是围棋用语,表示到了最后阶段,虽还没有结束,但已接近结束。所以其他地方引用它"已到收官阶段"就是这个意思。 收官,又称作官子,是围棋比赛中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官子)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指双方经过中盘的战斗,地盘及死活已经大致确定之后,确立竞逐边界的阶段。
3、我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节日是:
 A. 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乞巧节
 B. 春节、寒食节、重阳节、冬至
 C.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伏、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清明节: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活动;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4、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 元宵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5、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
 A. 《尚书》
 B. 《论语》
 C. 《周易》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周易》,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百科问答6、《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
 A. 20
 B. 30
 C. 40
“而立”的意思是自立于世,多指学有所成。今用“而立”或“而立之年”指人到了三十岁的年龄。语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
7、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高帝
 C. 汉武帝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但“建元”是否实际使用过,仍存争议。
8、董仲舒向谁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汉文帝
 B. 汉武帝
 C. 汉景帝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对原来孔子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融进了法家和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首先是思想上的统一,即独尊儒家的学说。其他有宣扬君主权利来自上天的赐予,使皇权神化,以及实施仁政,强调法制,即"德主刑辅",先对百姓进行教育,教育无效时再用刑罚来镇压,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在被武帝采用之后,成为此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9、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
 A. 北魏
 B. 南唐
 C. 西晋
查看答题历史 正确答案为C
西晋(265年~316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这朝代为时仅51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37年。
北魏(386534),北朝之一,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封建王朝。鲜卑族拓跋所建。历十二帝、二王,共149年。
南唐(937年~975年),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