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感悟7篇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期长寿的含意,寄予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你会写作文重阳节的感悟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作文重阳节的感悟,盼望大家喜爱!
作文重阳节的感悟1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确定再次走进沙河怡老院,陪爷爷奶奶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
走进熟识的大门,院内显得很冷清。长椅上三三两两坐着几个爷爷奶奶,垂头丧气晒着秋日的暖阳,间或睁开双眼漠然地看看匆忙经过的路人。我们顺梯而上,活动室空无一人。我将牛奶、香蕉、葡萄打开,这些都是我去超市精挑细选适合老人的食品。挨个房间,亲切的喊着,卧床的王爷爷,耳背的熊奶奶……双手递上礼物,嘴里介绍着自己,并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爷爷奶奶欣喜地接过礼物,笑着连声夸奖我。张奶奶招呼我在她门前的椅子坐下,用她那干枯的手拉着我的手,满脸慈爱地看着我,问我的姓名、年龄、学校……我也问奶奶的身体怎样?吃得怎样?儿女常常来探望吗?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离开时,张奶奶告知我,以后不要带礼物,来看看,来聊谈天,她们就心满足足了,并鼓舞我好好学习,考上好高校,做个有用的人……
这时,院子里的爷爷奶奶陆间续续的回来了,我主动给大家表
演了我预备的节目,快板《两头忙》、《骗坐》,现场的气氛立刻喧闹起来。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惹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他们鼓着掌,意犹未尽,像个孩子似的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相聚是短暂的,很远还能看到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挥着手,满眼的期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把握如今,抽出时间孝敬长辈,他们最需要的是最简洁的陪伴!
作文重阳节的感悟2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又是一年重阳节,我想了许多祝愿的话说给爷爷奶奶听,可看到他们劳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说不出口了。看着爷爷奶奶的脸上那一条条皱纹,不由想起爷爷每天早晨起早为我们买早饭,晚上奶奶疲乏不堪还站在厨房洗碗的样子……于是我确定,要让爷爷奶奶开快乐心地过重阳节,我要为爷爷奶奶亲自做中饭,送祝愿给他们。
说干就干,我抄起菜刀,把削好皮的黄瓜放上菜板,用力拍,“啪啪啪”可怜的黄瓜立刻四分五裂,我把被我“大卸八块”的黄瓜装好盘后,撒了点糖、盐、醋和香油,第一道开胃菜就OK啦!我端上桌,又预备做其次道菜——人见人爱的番茄炒蛋!我打了四个细心选择的大鸡蛋,充分搅拌后热油下锅!过了一会儿就用铲子翻了几下,然后把炒好的番茄倒了进去,不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的番茄炒蛋也好了!想到奶奶牙齿
不好总喜爱吃豆腐,我又做了白菜炖豆腐。爷爷呢?爷爷喜爱喝点小酒,那炒肉片可是爷爷最喜爱吃的。在“老爸老妈支援团”的救援下,小炒肉也胜利上桌了。还有我的“拿手绝活”——
水果沙拉,养分丰富,确定很受欢迎。
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想着爷爷奶奶快乐的样子,便一溜小跑上楼请他们来吃饭了,嘴里笑着说,“爷爷奶奶请用膳!”爷爷喜笑颜开,看着桌上的饭菜竖起了大拇指,“我孙女这么能干呀,难怪我也要变成皇帝佬儿啦!”奶奶也在一边笑得合不拢嘴。我走上前去,把一盘重阳糕端给他们,笑嘻嘻地说:“爷爷奶奶,您们每天为我忙前忙后的,真是太辛苦了!今日是你们的节日,我祝你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每天都开快乐心的!”爷爷奶奶更加快乐了,似乎脸上的皱纹都布满了欢乐。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盼望爷爷奶奶永久都笑得这么快乐!
作文重阳节的感悟3
重阳节前两天,爷爷奶奶给我和妈妈打电话,他们说想吃南通如皋特产——爽脆萝卜皮。由于爷爷奶奶住在外地,离南通比较远,所以我和妈妈就去超市选萝卜皮,然后再快递给他们。
把萝卜皮选好了,我们买了三十包“萝卜皮嘎嘣脆”,这下正好够爷爷奶奶吃一个月了。回家后,妈妈就让快递员给爷爷奶奶寄过去。快递叔叔走之前,妈妈还千吩咐万叮嘱道:“你肯定不要送错!另外,家里
住的老人,请肯定要把包裹给他们送上楼!”
两天后,刚好是重阳节。“嘟嘟嘟——嘟嘟”,一大早,我和妈妈给爷爷奶奶拨电话,为他们送上一句句既暖和又贴心的祝愿:“爷爷奶奶好!今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每天都有好心情!”“感谢!萝卜皮
已经收到了,爷爷兴奋得不得了!”奶奶兴奋地说道。
我把电话放下,心情久久不能安静。我心想,大家不能只在重阳节这天爱老、敬老、尊老,应当每天都像过重阳节一样,常常给老人们打电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比方说给爷爷泡个脚啦,帮外婆洗碗啦,等等等等好多;或者,给老人们少添点儿麻烦,例如:自己整理书包和玩具,不让外公外婆操劳。其实,我们能为老人们做许多事,只要从点点滴滴开头,就能到达“永久的重阳节”的目的。
最终,我借李鸿章的一幅对联来祝大家重阳节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
横批:福乐齐天!
作文重阳节的感悟4
我最喜爱在家乡过重阳节了。重阳节前一天,孩子们都会闹着父母亲或奶奶做桐叶粑吃。从山上摘来新奇的梧桐树叶,洗净备用,把花生米、腊肉、香肠等各种配料炒得香喷喷的,捣碎后和上一点野菜、红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样子,放入桐叶中包好,捆实,或蒸或煮,即可使用,味道甜糯绵软,香气扑鼻,叫人难忘。爷爷奶奶返老还童啦
过去我的家乡很穷,桐叶粑要在过节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两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假如哪个小孩运气好吃到了包肉的桐叶粑,别的小孩准得艳羡死。记得有一次过重阳节,奶奶用野菜活着一点面粉做了些桐叶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个裹有鸡蛋的桐叶粑留给了我。我捧在手中,尽管心里馋得要命,却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这次吃完了,下次就没有了,想留着渐渐品尝。谁知就在这时,家里的狗窜出来一口就把桐叶粑叼了去。奶奶劝慰我说再给我包一个有鸡蛋的桐叶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没能再出一个鸡蛋来。那一年的重阳节,我眼泪汪汪地坐在桌边,和大人们一起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可现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几年,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通电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昼;修路了,家乡不再贫困闭塞。为通电通路这事,乡亲们可乐坏了!特地在宽敞的柏油公路上敲锣打鼓地庆贺了一天。如今过重阳节,桌上不但有鸡鸭鱼肉,连“百事可乐”等时髦的饮料也上了桌。桐叶粑自然是必
不行少的。只不过如今的桐叶粑不再只有难嚼的野菜,而是各种里馅,各种样子一应俱全,味道好的不得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为了读书求学,我已离开家乡来到了吉首。可每当我吟到王维写的这首诗,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的重阳节,想到重阳节那令人回味的桐叶粑。
作文重阳节的感悟5
虽然外公外婆、爷爷不在我的眼前,我不能够在他们面前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