㊃近代现当代文学与历史文化语境研究㊃
长篇小说‘秋“文本修改之考释
刘 姝 金宏宇  摘 要:‘秋“是巴金 激流三部曲 的最后一部,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58
年由作者修订后再版㊂其修改涉及章节结构的调整㊁人物形象的塑造㊁语言的规范化等,幅度之大在20世纪50 70年代的文学版本修订中无疑具有代表性㊂但现代文学史著对‘秋“的版本差异问题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对‘秋“的述评也并未遵循版本精确所指原则㊂因此,对‘秋“的版本变迁与文本修改之考释尤为重要㊂同时,其文本修改研究对于重新解读20世纪50年代巴金的思想构成及重新发现 当代文学 的内部多质性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㊂
关键词:‘秋“;巴金;当代文学长篇小说‘秋“是巴金 激流三部曲 的最后一部,194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㊂小说呈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以及封建家庭由此最终走向土崩瓦解的过程㊂关于其版本修订情况,巴金曾有自述:  激流三部曲 中‘春“和‘秋“都只改了一次,就是编辑‘文集“时一九五八年的修改,改动不算太小,还增加了新的章节㊂‘春“也由一㊁二两部合并成了一部㊂现在进行的是第二次修改,改得极少,只是删除一些字句㊂这是最后一次修改了㊂ [1] 一九五八年的修改 即巴金借出版‘巴金文集“的契机对‘秋“进行的大幅度的修改,其修改动因不仅有作者对艺术完善的追求, 作品不是学生的考卷,交出去以后就不能修改㊂作家总想花更多的功夫把作品写得更好些㊂拿我来说,就是把武器磨得更锋利些 [2](P454)㊂亦与当
时的政治环境下,作家的特殊心境有关㊂巴金在其回忆性散文‘紧箍咒“中写道: 一九五七年下半年起我就给戴上了 金箍儿  从此我们就一直战战兢兢地过着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人念起紧箍咒来叫我们痛得打滚㊂ [3](P850)1958年‘中国青年报“‘读书“杂志等连续多期发起对巴金的讨论,这对于面对新时代的文学转型的 老作家 巴金,无疑形成沉重的心理压力㊂于是,巴金以检讨过去的心态对‘秋“进行修订㊂这次修改删除了初版的 前记  激流
701㊃∗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秋之卷秋之
总序 ,并由46章扩写为50章,于1958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巴金文集㊃第六卷“)㊂其修改幅度之大在20世纪50 70年代的文学版本修订中无疑具有代表性㊂
第二次修改 即1980年的修改,此次修改主要集中于对 象  的 等个别字词,于1982年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巴金全集㊃第三卷“)㊂有鉴于此,以下选取1940年开明书店出版的 开明本 和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文集本 ,细致汇校两者异文,借之探究其文本修改与作家观念㊁时代语境迁移之间的复杂
关系㊂
一回应批评及联动式修改
激流三部曲 是巴金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为当时的年轻读者写的㊂创作历时十年,以一个封建家庭的衰落缩影一个时代的面貌,透视整个社会制度的命运㊂ 激流三部曲 为巴金创作历程中的一个艺术高峰,巴金自己对此却不甚满意: 我重读我的 激流三部曲 ,我为自己的许多缺点感到惭愧㊂在我的这三部小说中到处都有或大或小的毛病㊂ [4]因此,巴金对 激流三部曲 做了多次修改,仅‘家“的修改就达9次之多㊂巴金亦是一位坚持修改旧作的作家,他曾说: 几十年来我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因为我的思想不断地在变化,有时变化小,有时变化大㊂ [5]其对 激流三部曲 的修改即是一次整体的,具有内在联动性的版本修订㊂‘秋“的修改一方面是 回应 外界的讨论和批评;另一方面是与‘家“‘春“的修改保持联动和衔接,使修订版的 激流三部曲 具有整体感㊂
‘秋“具体的章节变化情况为: 文集本 把 开明本 的第14章拆分成第14㊁15两章,把第15章拆分为第16㊁18两章,新增第33章㊁第50章㊂由此,经过修订,‘秋“的总章数由 开明本 的46章变成了 文集本 的50章㊂其中,新增的第33章和第50章,在小说叙事功能上虽有差异,但其修改都出于对之前版本的修正和完善㊂新增第33章主要是补写了 利周报社 的情况以及黄存仁去重庆商量大会的事情,如此,第34章中黄存仁缺席利周报社两周年纪念会的情节就更合情合理㊂此外,补述了黄存仁与程鉴冰两人之间的情
侣关系,以呼应尾声部分, 他们(觉民与琴)已于前月正式订婚,仪式非常简单,这种订婚在我们高家算是一件破天荒的事㊂这次还是参照二弟的同学黄君同一位程女士(琴妹的同学)的婚礼安排的 [6](P683)㊂增写黄存仁与程鉴冰两人由恋爱到结婚的情节,虽是一笔带过,但是暗暗呼应了觉民与琴之间的自由恋爱与婚姻,由此说明,这样的建立在自由恋爱基础上的婚姻,不仅仅发生在高家,其实也是当时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㊂如此修改,恐怕与巴金有意扩大‘秋“的社会反映面进而更深切地把握住 时代本质 有关㊂与此类似, 文集本 还加重了对 利周报社 这个学生组织的描写,如新增第33章详细记录了该社成员日常开会的具体情景,暗示该社与重庆方面有所联系,并且提到广东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借方继舜之口表明: 我看只有依靠劳动阶级,革命才有希望㊂单靠我们这几个书生是没有办法的! [6](P446)增写部分有效地通过 利周报社 将学生活动与社会时局联系起来㊂对此,巴金表示: 觉民在外面的活动就是借用我当时的经历了㊂我写得简单,因为我当时的经历并不丰富,而且像㊃801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