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一、人物传记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至,留邸一月,见罢④。季布因进曰:“巨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注】①嫚(màn):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吕后大怒.怒.而飞(《北冥有鱼》)
B. 人有言其贤.者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C. 复.有言其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季布)为中郎将”中的“中郎将”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出师表》中的“侍中、侍郎”也是古代的官名。
B.“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中“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C.“太后罢朝”中的“罢朝”指帝王退朝或臣子朝罢退归,本文中的意思是退朝。
D.“孝文召”中的“孝文”即孝文帝,“孝文”是其年号。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2分)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3分)
5. 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这些事体现了季布怎样的性格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
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
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
也。”李离曰:“臣居官⑥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⑥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⑨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纵.其父而还自系焉________________
(2)不私.其父________________
(3)王赦.其罪________________
(4)公以.臣能听微决疑________________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孙权劝学练习题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2分)
(2)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2分)
4. 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亮以微①不闻人语,于坐上与书.曰:“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②。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着勋于竹帛也。”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③刍狗④之有名也。欲与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⑤欲求去乎!”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节选自《三国志·答杜微书》,有删改)
【注】微:①指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②觏:遇见、看见。③土龙:古代用来求雨的土制的龙。④刍狗:古代供祭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这里用土龙刍狗比喻曹丕的有名无实。⑤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
2.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 于坐上与书.曰孤常读书.(《孙权劝学》)
B. 服闻德.行惟吾德.馨(《陋室铭》)
C. 无缘咨.觏悉以咨.之(《出师表》)
D. 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主公”中的“朝廷”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朝廷”都指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B.“着勋于竹帛也”中“竹帛”的本义指竹简和白绢,古人曾用竹帛书写文字,后来引申指书籍、史册。
C.“并治甲兵”中“甲兵”指铠甲和兵器,这里代指披坚执锐的士卒。
D.《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历史的国别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
(1)欲与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2分)
(2)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3分)
5. 请结合选文及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个人物的认识。(3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
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李密,字玄邃。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炀帝见之,谓宇文述①曰:“左仗下黑小儿为谁?”曰:“蒲山公李宽子密。”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它日,述谕密曰:“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密大喜,谢病去.,感厉读书。闻包恺②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尝私自密曰:“隋历且不长,中原有一日警,公与我孰.后先?”密曰:“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揽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改)
【注】①宇文述:本姓破野头,字伯通,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隋朝名将。②包恺:通经史,精究《汉书》,炀帝大业中为国子助教,时人视其为《汉书》宗师。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
2.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 君世素.贵则素.湍绿潭(《三峡》)
B. 谢病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 往.从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D. 公与我孰.后先我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中“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文中李密因为祖先功劳而在朝中为官。
B.“挂《汉书》一帙角上”中提到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
C.“中原有一日警”中的“中原”即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又泛指中国。D.“决两阵之胜”中“阵”指军队,也指作战时的布置,与《出师表》中“必能使行阵和睦”的“阵”意思相同。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
(1)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2分)
(2)揽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3分)
5. 文中的李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通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
至.睢阳,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贼①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②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巡西向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众不能仰视。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