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案烟花危险
【篇一:大班社会性《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社会性活动--《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活动目标:
1、了解燃放烟花爆竹时的注意点。
2、懂得燃放烟花爆竹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看:这张照片上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幼儿擅自燃放烟花造成的伤害)
2、师:不正确燃放烟花会发生什么?(耳朵被炸伤、手被炸痛、眼睛不舒服等后果很严重的事情)
二、了解燃放烟花爆竹时的注意事项。
1、教师讲述故事。
3、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燃放烟花的注意事项:
⑴远离燃放地点,避免伸头观看。
⑵在燃放的过程中,要将耳朵捂起来。
⑶要在空旷的室外燃放。
⑷幼儿不要单独燃放,要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
三、游戏“放烟花“,在游戏中加强教育。
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感知体验燃放烟火的自我保护方法。
【篇二:开学第一周小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开学第一周小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活动一:走在马路上
活动 目标:
1.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 安全 通行。
2、 能在 游戏 中巩固基本的交通规则。
活动 准备:
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卡。
2、在教室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小汽车、用纸画出的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过街天桥。
3、教学挂图和 幼儿 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卡,唤起 幼儿 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
(2)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行,叫做交
通设施。二、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设施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那路边,他们想过马路。马路对面有个信号灯,这个信号灯是帮助我们过马路的,他会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放烟火
(2)绿灯亮啦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么?好多白线好像斑马身上的花纹一样。这就是斑马线。“条条斑马线,连着路两边,过街线内走,大家才安全。是保护我们安全通行的,我们一起走斑马线过马路吧。(3)没有斑马线怎么过马路呢?你看,这是天桥,它使行人从车辆的上面通行,避开了车辆,避免了被车撞到的危险,所以天桥也是保护我们安全的交通设施。“空中一座大桥,横跨马路架牢,行人桥上走过,汽车桥下奔跑。
三、邀请幼儿扮演行人在情境中 游戏 ,参与表演。
  活动二:防火知多少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重点:防火;难点:自救。
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活动三:不接陌生人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 幼儿 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 儿歌 《陌生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为什么摆手?
教师 进行小结:小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 老师 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
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活动四: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活动目标:
1. 师幼充分认识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2. 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活动准备:
踩踏、踩踏后伤亡、预防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踩踏的原因
师小结:他们挤在一起使得有人受伤了甚至死亡了。
(因为遇到突然情况比如说一个人摔跤了,他们仍旧继续往前走,脚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后面的人也继续往前走,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受伤。)
2.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
①发觉拥挤的人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②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③若已经陷入人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④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
①在拥挤的人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②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
师:我们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可以马上打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是多少
啊?(出示120)
3.说说自己
(因为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就会压在你身上,这样会把摔跤的小朋友压伤的。) (我们小手要扶好扶手,靠右行走。)
活动延伸: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多强调、多提醒。
  活动五:不靠近危险物品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 幼儿 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 教师 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 生活 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 玩具 等,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 交流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 能力 。
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 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篇三:幼儿园小班安全知识教育内容】
幼儿园小班安全知识教育内容
  1、熟记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
2、来园进班时,要与老师相互问好,不在园内其他地
方逗留,离园时必须与老师道别,并说明来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离开或擅自离园。
附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
幼儿园,门儿开,爸爸妈妈都来接。毛毛妈妈没有来, 急得毛毛哭起来。陌生人,走过来.
干万不要去理睬。别乱跑,慢等待,爸爸妈妈一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