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引进流程
1,新品的定义
公司从来没有经营过的品种,主要是指新品名,新厂家,新规格、新包装量。或公司曾经经营过,但停止经营超过6个月的品种。
2、如下情况发生的新品可不作为新品来管理
2.1  换外包装的品种,但批准文号、产地未变
2.2  公司曾经经营过,因市场断供停止经营且以前销售较好的品种
3  新品引进原则
3.1  符合商品规划原则
3.1.1商品规划由每年商品部来制定,商品规划中的新品设定遵循以下原则
对于发展的品类,应大力发展新品
对于对公司销售比重十分重要的品类因采取末位淘汰的方法替位的方法引进新品
对于公司准备淘汰的品类,原则上不引进新品
对于品规数过多,销售增长不明显,市场潜力一般的品类不引进新品
3.2 对于不符合商品规划的商品,原则上不引进,如有对门店销售确实有促进原则的品种可特别注明
3.3符合相关的新品质量审批条件和符合公司经营范围,并寻多个供应渠道比价。
3.4门店特别需要的品种,专指不符合公司总体发展战略,但门确实有需求的品种,相当于特采类。
3.5广告品种,广告投入巨大的品种。
4、新品引进审批流程
注:新品应附有相关商品资料和样品,资料应由质管部审核并在确定引进后最终留存在质管部备案。
商品资料指:物价批文、注册证、质量标准、批准文号证、同批次检验报告、包装盒和说明书;如是进口商品还要有:进口注册证、通关单。
4.1采购员填写新品引进审批表,重点注明具体分类,毛利率,具体陈列位置和铺货量,可退换货时限,销售支持和支持时长,外店铺货与否,培训,预销量等项目和要求,交采购部经理初审。
4.2商品部根据分类情况,对照商品规划给出意见。(要求与最终审定不发生冲突)
4.2.1采购部根据品类的实际情况来核算销售量要求,是否能达到品类要求。并确实了解该商品的市场供价、铺货、销量等情况。
4.2.2根据品类的实际毛利率情况对毛利率给出意见
4.2.3对商品的零售价给出是否符合价格带要求
4.2.4按实际效用来讲有无吸引力
4.2.5采购部应在新品选品会前两天准备好所有新品资料报商品委员会委员审核便于开会时确
定。对准予引进的商品在会上确定首批进货量、铺货门店及该店铺货数量(曾销售过同类产品且是畅销品可以对80%以上的门店铺货)、陈列位置等事项。
4.2.6采购部携新品样品和产品相关资料到分管副总处审批,并在新品到货前在系统中建立新品信息和订单,不能提前建立的最迟得在新品到货后半个工作日内建立新品信息和订单。新品验收入库后半个工作日内发出分配表给营运部、配送部、商品部,配送部在一个配送周期内分配到门店。
4.2.7与供应商商定培训和活动支持后立即通知人事部和营运部,培训和活动宣传应在货到库前。培训后半个月内应由人事部进行考核,公布考核结果。
4.3业务部门外出时现场认可的品种经采购部经理同意后可按最少发货量采购,回来后经商品委员会再审核。4.4商品部全程督促补货、销售、调拨等工作,对滞销品三个月后交由采购部提出处理意见。
4.5新品到店后采购部和商品部应门店的新品陈列、销售、备货、专业知识等进行抽查,以利于促进销售或及时淘汰处理。结果反馈给营运部。
5、特采商品采购与审批流程
5.1门店收集品种信息报特采部查和收集质量及资质资料,特采部据以上信息报采购部经理(主要审核:门店上报信息可靠否。协助特采部确定采购和销售方式等。)、质管部经理审核(主要审核商品质量、是否超本公司及供应商经营范围。对商品质量行使否决权。),审核结果由特采部回复门店,主要回复门店是否采得到(采不到指定商品是否有可替换品)、最低售价、可退与否。对可采品种索要资质文件,要求门店按总售价的50%--100%收取定购金并填特采品信息表通过营运部转交特采部。采购到货后特采部填写特采新品引进审批表报分管副总审批。
5.2商品货到后在最短时间内送达门店,相关资质文件应随货到达
5.3对未能销售的定购品特采部要积极处理,定购门店要配合处理,处理不掉的商品由门店按售(进:营运部后来制定的文件是按进价)价全额承担(因特采商品属于成本价经营采购时只加了运费)
5.4特采商品可不经过商品委员会审批
6.新品引进审批表和特采品引进审批表另附
7.新品引进流程另附(分为新品和特采商品引进流程)
5.1.4商品评估及淘汰原则
1、目的:确保滞销商品及时汰换,提高商品动销率,确保存货的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商品部对各类商品销售状况进行监控并对滞销商品进行及时汰换的管理活动。
3、新品评估:
商品部每月初会同采购部做好新品分析后传给商品会参会人员供其参考。对首次铺货满一个月的新品进行首次评估,对未达到调整级别标准的在满第二个月做二次评估,对仍达不到调整标准的首次铺货三个月的进行全面评估。每次评估结果应注明门店调拨和补货或淘汰建议。采购部各品类处在新品试销期内每周一做出新品销存量分析表附续采及门店调拨建议报分管副总和营运部、商品部、配送中心。
3.1评估原则:
3.1.1  销售预估达成情况
3.1.2  滞销品动销率:分为门店动销率和商品动销率。
门店的动销率:产生销售的门店数÷铺货门店数×100% 
商品动销率: 总销量÷铺货量×100%
3.1.3评估结果交由采购,对于引进不理想的品种,采购部重点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下一步方案,供应商商榷策略。
4、商品淘汰的种类
4.1  新品淘汰
适用范围:铺货3个月的新品
4.1.1新品淘汰原则
商品的动销率,根据合同规定,动销率低于30%的商品,淘汰。虽然可能动销率低,也要考虑总体销量,如总销售较大,则考虑保留。
小类的饱和程度,如商品所处类别品种数不饱和,则考虑暂时保留。
4.2  滞销商品:
4.2.1、门店的动销率小于30%为滞销商品,建议淘汰。
4.2.2、末位淘汰:每月评估,充分考虑该商品销售、动销、小类贡献度、毛利率,考虑该类别商品中成分、功能主治相同商品,保留不同价格带商品,同时类别中功能主治商品齐全,按此原则,排在末位的商品建议淘汰。
4.2.3总部清场指令:与总部自营商品功效相近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商品、供应商撤出。
4.2.4商品部每月对上述类别商品进行评估,建议淘汰名细交采购部确认。
4.3、作业内容说明及时间要求:
4.3.1采购部、商品部根据公司商品销售状况和商品信息,均可提出预淘汰商品的目录和理由。采购部列出淘汰商品明细交商品部汇总,商品部依据商品的贡献度或销售量及公司商品规划定期进行商品分析,对准备淘汰的商品提出建议反馈给采购部。
4.3.2 采购部经理如同意商品部商品淘汰建议,则对淘汰商品作出具体处理意见;如有异议(如供应商提供促销支持,申请暂缓淘汰)则提交商品部经理审核,报分管副总审批最终确定淘汰商品。
4.3.3商品部信息管理员对淘汰商品在商品基本信息上做停止采购注记,并向采购部、营运部、配送部发布淘汰商品通知。
4.3.4商品部登记新品入库时间和可退换时限,在时限到期前10天时通知采购部做出退换与否意见,并对淘汰商品跟踪检查处理的进程。
4.3.5可退商品: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并提出门店淘汰商品详细退货要求通知到商品部,商品部按要求向配送部、营运部发出通知,营运部通知门店在规定时间内将淘汰商品清点退回配送中心,门店未按要求及时退回的淘汰商品,商品部将不定期对门店进行商品检查,如果
发现应退商品而未退的,将会回收商品,并给予门店20元,造成损失全额包赔;配送中心在退库要求期间内接收淘汰商品,超过期限退库,不予接收淘汰商品;采购部负责在4周内将淘汰商品退回供应商。不能按时退回的商品损失,由采购部负责。商品部将不定期对配送中心进行商品检查。
4.3.6不可退商品:由商品部整理淘汰商品的库存清单,采购部一周内提出促销方案,报商品部进行数据跟踪。三个月后将淘汰商品集中陈列,集中销售,半年后,采购部提出一次性处理方案,报公司商品委员会讨论解决。
4.3.7 当淘汰商品库存为零时,即门店不再产生销售,库存不再有,商品部信息管理员在电脑系统中将商品设定为“停用”状态。
4.3.8对于不允许某门店经营的品种,如果门店必须引进此商品,请门店写出充分理由和所需数量以及门店要有明确的销完日期和退回日期,交营运部审核,由商品部在与采购部沟通后审批确定在该门店经营。在退回期限内未退回造成的损失根据损失情况由门店全额承担。
格式如下:
商品编码
品名
规格
生产厂家
申请数量
商品级别
销完日期
退回日期
申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