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费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阶段检测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20067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开国大典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以下是新中国成立时,一个外国朋友对周恩来的称呼,其中正确的是
A.尊敬的军委主席、外交部长阁下            B.尊敬的、外交部长阁下
C.尊敬的、政务院总理阁下        D.尊敬的政务院总理、外交部长阁下
3.在复习历史时,小华问小刚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小刚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结束了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
D.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歌中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52004224日,美国太平洋的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抵达上海,开始为期5 天的访问。那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哪次战争和美国第七舰队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吗?
A.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6.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7.李明自习课上与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
A.集体主义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8.“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01956年初,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1.“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        ②“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2.“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A19719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2月,中央“”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3.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A            B东方红的歌词.叶剑英            C            D
1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15198 5年,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161992年“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7.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
①不可同日而语        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翻天覆地        ④闭门造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19891月,中国藏传佛教的领袖十世班禅圆寂。为此,中央人民政府拨专款进行转世灵童的寻访工作,从中认定班禅的继承人。199511月,坚赞诺布被正式册立为第十一世班禅。这一事例主要说明
A.坚赞诺布是天生的佛教徒
B.坚赞诺布爱佛爱国
C.国家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
D.中国共产党也信仰佛教
1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的不包括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B.实行民族独立的政策
C.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D.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0.在有关桥的图片资料中能见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21.王亮同学是一位歌迷,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三首歌曲的部分歌词: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攀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 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2)材料一歌同中的“旗帜”主要指的是什么?在哪次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
4)最能充分体现“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6)你还能帮助王亮同学搜集到有着浓厚时代特征的歌曲吗?(请至少写出一首并注明其创作背景)
22.观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活的系列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拔地界碑                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材料三    1958年《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请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材料一的现象是依据哪一法律文件进行的?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强调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贯彻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1)材料一中“大会”是指党的哪次代表大会?简要指出该大会召开的主要历史意义。
2)材料二是哪次会议发表的公报?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这次会}义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简要说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