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奉公的故事和含义
廉洁奉公是指公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恪守职业操守,不谋取私利、不滥用职权,忠诚履行公共权力与义务,始终保持廉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思想道德风尚。
廉洁奉公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则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唐代宰相魏征的《魏征刺杀窦建德》。
唐朝时期,魏征担任宰相,他立下了不受贿赂、廉洁奉公的政治准则。在当时,窦建德是一位割据一方的反唐起义军首领,他威胁着唐朝的统治。
窦建德的妹妹因犯罪而被捕,他希望通过贿赂的方式使其得以释放。然而,魏征毫不动摇地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坚持将窦建德的妹妹绳之以法。清正廉洁的故事
窦建德对此非常愤怒,打算刺杀魏征报复。但魏征得知这一阴谋后,并没有回避,而是选择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和勇气。
最终,窦建德的刺客被识破,未能杀害魏征。魏征果断地将其逮捕并处决,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职责的廉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洁奉公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和行为准则。无论面临什么样的诱惑和威胁,公务人员都应该坚守原则,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始终以公共利益为重,不受私利所驱使。
廉洁奉公的含义是对公共权力的忠诚和维护,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众利益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廉洁奉公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