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廉洁”故事有感
五(1)蔡冰冰
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越多,就会越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这是一位名人居里夫人说的。
是啊,获得越多,你就会得到更多。
我就在几个故事中,得到了许多感想,其中有个故事使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是说一位老头,捕到一只金鱼,金鱼求老人放了它,它什么都依那老头,老头回到家,跟他老伴说了这一件事,他老板第一次要木盆,第二次要房子,甚至还要当海上的女王,老头一次一次去求金鱼,但最后金鱼没有说话,就转身离去,老头回到家里,吃了一惊,那间破房子还是破房子,木盆还是木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不可以太贪婪、太贪心,不然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廉洁的小公民。
廉洁故事读后感
五(1)洪振鑫
我读了许多关于廉洁的故事,我觉得真的很令人感动,特别是对周恩来总理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来讲讲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他曾经说过一句令人感动的话“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未严厉批评,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做了一个检讨,把楼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
周总理他不允许装修会议厅,不许政府人员花钱建高级的楼,他的一生省吃俭用,始终保持
着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朴素本仅仅只有几套料子服装他的许多衣服都补了在补,他吃的东西大部分是粗粮这类的,连一粒掉在地上的米也要夹了再夹。周总理的这种廉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廉 洁
五(1)谢松源
廉洁名言:贪,山重水复绝路;廉,柳暗花明处处香。我听过许多有关廉洁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
第一个故事是:人民总理在某年回家过年,那时是冬天,总理穿着一件绿的冬装,样式古旧。这使当时的老百姓很感动,一名记者拍下了这一瞬间。10年后,在一个冬天,到菜市场视察,依然穿着十年前的衣服。当这件事人们都知道后,大家都为有这么一位总理而自豪。
我真为有这么一位总理自豪,温总理真是一个好官,一个拥有美好品德的人,更是一个做到廉洁的人。
第二个故事是讲述陈嘉庚办橡胶工厂越来越好,终于有一天,他成为了一名“橡胶大王”,存款上千万元。可是他并没有天天出入大酒店,而是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样生活,吃得极简单,房间摆设也极其简陋。他将省下来的钱办了集美学校,建最新的校宿,买最好的教学设备。
这真令人感动。一个存款上千万的企业大老板,还按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天天出入大酒店。
同学们、老师们现在我们做一名拥有廉洁这种品德的人。同学们要做到品行好,俭以养德。老师们不但要做到品行好,俭以养德。还要做到不贪污,这不是一句口号,赶快行动起来吧!
我们都要讲廉洁
五(1)鄞晴晴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讲廉洁,做正直而又节俭的人。
想必大家都听过或从书上看过《渔夫和鱼》这个故事中写了一个老太婆因太贪心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又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穷日子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不要太贪心,有些人就会因贪心而去做一些他本不愿做的事,最后等待他的是牢房的大门。
说到贪心,使我想到不怕饮贪泉的吴隐之。听说喝了贪泉就会变得贪婪,而吴隐之照喝不误,喝完后仍然做一个为人正直的清官。这说明了什么?这完全可以说明,人贪不贪心不在于什么贪泉的关系,而在于个人的意愿。只要努力控制住自己,不受眼前的诱惑,就可以永远做一个不贪污、正直的人,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而如果只知道受人贿赂,做损人利己的事,等到你遇到困难时也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你。所以这样做,结果还不是对自己没好处。
你有节俭的习惯吗?有些人只懂得成天买衣服,穿也没几次,只知道穿着新衣服向别人炫耀。我们每个人正要向总理学习,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发现了温总理十年前与十年后穿的衣服是一样的。温总理这么勤俭节约,多少年来衣服穿得破旧了也不肯在买一件新的。人的身份不是靠衣服来看的,所以那些总是不停地买衣服的人啊,别再买这么多衣服了,多向温总理学习吧!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讲廉洁啊!做一个正直而又勤俭节约的人!
勤俭节约
五(1)张巧苗
俭以养德,廉以立身”。我看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清政廉洁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1995年任中央政委、书记时的总理,往寿光考察,他穿着一件羽绒服。在2005年除夕,总理在山东济宁,与人民一起欢度春节。在这喜庆的节日,总理穿着的绿羽绒服格外显眼,样式陈旧,一位记者透漏这件衣服就是十年前那件。这使许多人感动,难以置信:国家总理竟还穿着十年前那件羽绒服。人们在网上留言:要向总理学习,总理在倡导艰苦奋斗时,他自己也身体力行。
总理勤俭节约,他提倡的“节能减排”,要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共同行动起来,总理他以身作则,做人民的榜样。他清政廉洁,我们应当向总理学习:要勤俭节约、清政廉洁。
有人说:“衣服体现的是身份,是地位,衣服要穿得体面、整洁。”但是,如果真是如此,那些穷苦人家在社会中不就没有任何身份了吗?不论是地位卑贱还是富贵人家,在社会上都是
有身份的。
我们在社会上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政廉洁将永远的呼唤,清政廉洁将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同学们: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不为;让我们学习温总理的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读《周恩来总理的衣服》有感
五(2)王子宁
今天,我读了《周恩来总理的衣服》,当我读到“这是总理的习惯”时,我被周总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周恩来总理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几年,他的那件睡衣破了就补,那已经成为周恩来总理的一种习惯。
可是我们呢?我们的衣服只要一破,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们买新衣服。
人家周恩来是堂堂一个总理,人家一件睡衣一穿就是二十几年,只要破了,补一下,就可以穿了。我们那件衣服只要穿久了,穿旧了,就不要了,去买新的衣服了。
读了这一篇《周恩来总理的衣服》我深深地感到原来周恩来总理那么节约,他那一件睡衣,一定是五颜六。我一定要像周总理学习,不浪费,学会节约。
感悟“廉洁”
五(2) 刘丽娟
廉洁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特别难。可是整个社会又离不开廉洁的工作者。
周总理爷爷为什么趋势这么久,人们还非常想念他呢?为什么联合国还为他降半旗致哀?因为周爷爷廉洁奉公,感动了全世界的人;因为他从不为已,至死没有存款,没有儿女,但他却有千千万万的儿女。
任长霞阿姨在工作岗位上不受金钱的诱惑,不畏惧黑势力。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却很少回家,因为在她心目中还有一个大家庭——中国人民。
再看,那些贪官污吏,对人民的伤害,最终,害人必害己。
我们要以廉洁奉公的人作为榜样,以心胸狭窄的贪官污吏为耻,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吧!
廉洁进我心
五(2)王晓雯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自身廉洁”的好习惯,而我,就做到这一点。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村里的小公园里玩游戏,我们不小心把一块石头扔在石桌上,把石桌给碰坏了,这时,有一个朋友过了过来说:“别管它!”我原本也不想这样算了,可是我突然想起了爷爷曾经对我说过:“为人要诚实,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只有诚实,正直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有更多的朋友。”犹豫片刻之后,我说:“不行!”正在这时,一位居委会的阿姨走了过来,我便把整件事告诉了她,她对我笑了笑说:“很好!”
不管石桌是小事,可不管自己做人的品德却是大事!”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让廉
洁进我心!
廉洁体会
五(2)  郑颖萱
关于廉洁这个词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下面给大家讲个关于廉洁的故事吧:
只要一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清官,都会想到北宋时期的包拯。包拯生活的年代离现代几千年,而今天的中国人依然怀念着他,依然到处流传着有关他的故事。 
可想而知,他清政到什么程度了,因为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清心为治本,直到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雀鼠喜,草尽狐兔悲。
史册有遗训,无遗来者羞。
这是包拯年轻时“金榜题名”,在开始走上为官之路的时候写的,表明了他的志向,他临终前立下遗嘱:子孙后代有为官而贪赃枉法者,死后不准埋入包氏墓区,不承认其为自己的后代。读到这里我的心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他竟然再临死之前还在告诫自己的子孙守法真是太伟大了。
《郑成功执法如山》有感
五年四班  吴佳莹
天黑了,星星打着小呼噜,月亮悄悄爬上了枝头,我一直想着那个廉洁小故事,一直思考着……
今天,我阅读了《廉洁教育读本》,其中,《郑成功执法如山》这个故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郑成功的执法如山,董氏夫人的深明大义都令我佩服不已。
清正廉洁的故事看着故事,再想到自己,我觉得惭愧极了。以前,我在值勤时,遇到朋友或熟人有时会心软,不扣分。比如有一次,我在值勤时,遇到了班上的***,我看见他的校卡没带,就摆
起架子说:“你的校卡呢?”“没带,不爽啊?”他一脸不在乎。“你不怕我扣分啊?”我便做出要扣分的样子吓唬他,“你有胆扣啊!”说完,他便抬着头大摇大摆地走了。我当时十分慌忙,有两个声音在争论。“扣!要大义灭亲!”“不能扣,扣了就会影响我们班的分数……”
到最后我还是没扣。
以后值勤时,我一定要学郑成功大公无私,公正严明。我心想着,不一会儿便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读《故事》有感
五年四班  蔡子霖
在学校举行“廉洁文化进校园”以来,我从课外阅读中看到了许许多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好官。其中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中国伟大的领导人——。
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补过73次的睡衣。他身边的人多次提出帮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