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2、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3、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校本课程的目标
    1、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
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级目标具体目标
二级目标
具体目标
尊重他人
友善
能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善于倾听 
举止文雅、礼貌待人
认识自我
自信
能看到自己的优点、缺点
不迷信权威
自我判断力、观察力
勤于反思
勇气
会比较、会思考、敢怀疑
能应对挑战
提问能力
评价能力
善于合作
协作
会交朋友、与人关系融洽
会求同存异
能与同学共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实施
    1、具体内容与课时安排
类  别
课  程  内  容教师论坛
开发类型
节 
实践与体验
小记者、小主持人、小评论员、小导演、小美食家
1、课程选编
2、课程改编
3、课程自编
每周一节,间周连上两节
学科拓展
阅读、走进柳宗元、柳州民俗、俚语集锦
科技与艺术
民族服饰、审美、棋艺、摄影
语言与交际
口语交际、演讲、讲故事、心理辅导、交往与礼仪、形体、法制教育
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
    2、评价过程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
    3、评价方式多样化,例如:
    形象类: 如红花、大拇指、笑脸、……
    评语类:通过作业本、试卷、家长联系卡等形式,用生动形象、适合于学生接受的语言评价学生。包括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
    园地类: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各种鼓励性、展示个性的"园地",如:苹果乐园、智慧园。
    资料搜集类:如利用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等形式进行评价。把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集中起来,展示自己的成绩、教训、失败等。
    4、评价主体互动化,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
    5、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我们依照的原则是:学生主体原则,求异求优原则,启发探索原则,实践操作原则,民主愉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成功激励原则,积极评价原则,全体全面原则,不悖伦理原则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6、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等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进行评价,不断完善、修正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教师学习型小组学习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1、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2、自觉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3、实现师生关系的转变;
      4、体验教学的成功, 建立参与课改的信心。
二、措施:
   
    1、学校制定总目标,统一内容, 确定学习型小组研究的方向;
     2、各组分头实施,学校定期检查;
     3、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师论坛活动,交流学习情况, 使学有成效的教师、小组有机会展示;
    4、学校对任务完成好的学习型小组、个人进行表彰;
     5、建立完善教师个人、学习型小组成长记录袋, 为教师评聘搜集资料;
    6、学校利用网络,建立学习型小组交流网页,为教师开展交流提供空间。
     7、开展完相应的论坛以后,当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尝试和实施,学校教导处推门课检查的侧重点将以论坛的内容为主 。
    8、学期结束后,每位教师要及时的上缴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三、本期中心议题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研究
      热点一: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特征 ( 检查的形式听课、教案、教后记)
      热点二: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 ( 检查的形式听课、案例、教师手记)
      热点三: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 检查的形式听课、片断设计、教学反思)
      热点四:新课标下的教师角意识( 检查的形式听课、案例、论文)
四、活动安排:
    1、学校公布论坛内容
    2、各组分头召集教师开展交流活动
    3、各组收集、整理资料选出本组发言人案例、
    4、把组内交流后形成的共识制成演示文稿,与全校教师交流,每组3—5分钟
    5、进行评比,选出具有特的小组和教师
    6、各组共同建设学校校本培训网站,各小组成员可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网上发表(内容要具体、有实例,可操作性强),可以把自己的实践、体会、论文、案例在网上发表与教师分享,还可以登陆校本培训网站进行学习,与学员展开讨论。
    7、收集文字资料成册进档。
五、评估:
        论坛结束后, 教师要自觉的尝试运用在论坛中所学到的知识于课堂教学中,学校教导处每月的推门课将以论坛的内容作为评课考察的侧重点;同时及时收集资料, 每块热点内容以每组原始活动记录,发言人发言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听课评课记录、案例、问卷、访谈、教案设计、获奖情况、所在班级的变化、成绩等作为第一手资料, 经学校相关领导小组的评比, 给予教师个人、 学习型小组工作鉴定, 作为其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及年终考核的资料,同时给予经济上的奖励。对于做得好的小组,学校将优先考虑外派学习的机会。
六、我校校本培训的特点
      1、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
      3、发挥网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