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克斯勒测试量表
测智商的题1981年对WAIS进行修订,即为WAIS-R。这个量表的11个分测验的内容如下:1.常识。包括33个一般性知识的测题,测题的内容很广,例如"谁发现了美洲?""某个国家的首都在什么地方?"韦克斯勒认为,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接触到常识的机会应基本相同,但由于智力水平不同,每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有所不同。智力越高,兴趣越广泛,好奇心越强,所获得的知识就越多。常识也可以反映长时记忆的状况。常识还与早期疾病有关,自幼患病,会减少人们同外界接触的机会,获得的常识就较少。有情绪问题的被试,常表现出对常识分量的夸大和贻误,因而常识分测验具有临床的意义。常识测验能够测量智力的一般因素,容易与被试建立合作关系,不易引起被试的紧张和厌恶,通常将此测验安排为第一分测验。常识测验的缺点是容易受文化背景和被试熟悉程度的影响。
2.图画补缺。包括27张图片,每张图上都有意缺少一个主要的部分,要求被试在规定的20秒钟内,指出每张图上缺少了什么。该测验用来测量视觉敏锐性、记忆和细节注意能力。韦克斯勒认为,人们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对所接触的日常事物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对于人们适应外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图画补缺测验比较容易完成,被试感到有趣。该测验能够测量智力的一般因素,在临床上也有意义。具有病态观念的患者往往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测验中去;智力落后患者做图画补缺的成绩很差。该测验的缺点是易受个人经验、生长环境的影响。
3.数字广度。包括14个测题,主试读出一个2~9位的随机数字,要求被试顺背或倒背,两者分别进行。顺背从3位数字至9位数字,倒背从2位数字到8位数字。总分为顺背和倒背两者的加和。该测验主要测量瞬时记忆能力,但分数也受到注意广度和理解能力的影响。韦克斯勒认为,数字广度测验对智力较低者可以测其智力,而对智力较高者实际测量的是注意力,智力高者在该测验上得分不一定会高。数字广度测验能够较快地测验记忆力和
注意力,不会引起被试较强的情绪反应,也不大受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且简便易行。但其可靠性较低,测验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对智力的一般因素负荷不是很高。
4.图片排列。包括10套图片,每套由3~5张图片组成。在每道题中,主试呈示一套次序打乱了的图片,要求被试按照图片内容的事件顺序,把图片重新排列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该测验用来测量被试的广泛的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因果关系的能力、社会计划性、预期力和幽默感等等。它测量智力一般因素的程度属中等。被试对测验有兴趣,可用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士,在临床上还具有投射测验的作用,但易受视觉敏锐性的影响。
5.词汇。包括37个词汇,每个词汇写在一张词汇卡片上。通过视觉或听觉逐一呈现词汇,要求被试解释每个词汇的一般意义。例如,"美丽"是什么意思?"公主"是什么意思?词汇测验用来测量被试的词汇知识和其他与一般智力有关的能力。在临床上也有很大作用。韦克斯勒认为,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
基本上共同地接受这种文化。年龄大的人所接受的文化相对多一些;同年龄者中,智力较高者相对接受的较多;经历丰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接受的也多些。该测验与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关。研究表明,该测验是测量一般智力因素的最佳测验,可靠性也较高。缺点是评分较难,测试时间较长,受文化背景及教育程度影响较大,有些人仅凭记忆力好也能得到高分。
6.积木图案。包括10个测题,要求被试用4块或9块积木,按照图案卡片来照样排列积木。每块积木两面为红,两面为白,另两面为红白各半。积木图案测验用来测量视知觉和分析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及视觉-运动综合协调能力,它与操作量表的总分和整个测验的总分的相关均很高,因此被认为是最好的操作测验。该测验效度很高,在临床上能帮助诊断知觉障碍、分心、老年衰退等症状,比较而言,该测验受文化影响较少。缺点是手指技巧有时可能会提高分数。
7.算术。包括15个测题,被试在解答测题时,不能使用笔和纸,而只能用心算来解
答。算术测验主要测量最基本的数理知识以及数学思维能力。该测验能够较快地测量被试运用数字的技巧,缺点是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且易受性别影响。
8.物体拼配。包括4个测题,把每套零散的图形拼板呈现给被试,要求他拼配成一个完整的物件。物体拼配测验主要测量思维能力、工作习惯、注意力、持久力和视觉综合能力。该测验与其他分测验的相关相对较低,但在临床上可以测出被试的知觉类型及其对尝试错误方法的依赖程度。该测验任务单纯,但
可靠性较低,施测时间较长。
9.理解。包括18个测题,主试把每个问题呈现给被试,要求他说明每种情境。例如,"如果你在路上拾到一封贴上邮票、写有地址但尚未寄出的信,你应该怎么办?"理解测验主要测量实际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能反映被试对于社会价值观念、风俗、伦理道德是否理解和适应,在临床上能够鉴别脑器质性障碍的患者。该测验对智力的一般因素的负荷较大,与常识测验相比,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小。缺点是评分标准难以统一掌握。
10.数字符号。共有93对数字符号,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限内,依据规定的数字符号关系,在数字下部填入相应的符号。该测验主要测量注意力、简单感觉运动的持久力、建立新联系的能力和速度。该测验评分快速,不大受文化背景的影响。缺点是不能很好地测量智力的一般因素。
11.类同。包括14组成对的词汇,要求被试概括每一对词义相似的地方在哪里。例如,"桌子和椅子在什么地方相似?"树和狗在什么地方相似?"该测验主要测量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类同测验简便易行,评分不太困难。在临床上鉴别脑器质性损害和精神分裂病方面的意义。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心理测验的常用方法,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74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岁半。
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SPM)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制,在世界各国沿用至今,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所以广泛应用于无国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测试,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个单元在智慧活动的要求上个不相同,总的来说,矩阵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层次到多个层次的演变,要求的思维操作也是从直接观察到间接抽象推理的渐进过程。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从直观上看,A组主要测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图形想象力等;B组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组主要测比较推理和图形组合;D组主要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等;E组主要测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可见,各组要求的思维操作水平也是不同的。测验通过评价被测者这些思维活动来研究他的智力活动能力。每一组中包含有12道题目,也按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8张小图片组成。测验中要求被测者根据大图案内图形间的某种
关系──这正是需要被测者去思考,去发现的,看小图片中的哪一张填入(在头脑中想象)大图案中缺少的部分最合适,主要用于智力的了解和筛选。
适用年龄范围:6岁到70岁
适用人员的范围:不同的职业,国家、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用,甚至聋哑人
及丧失某种语言机能的病人,具有心理障碍的人也可以用。
测验一般没有时间限制,但在必要时也可限制时间,在个别测验时,如果记录下测试所用时间,并分析其错误的特性,还可以有助于了解被试者的气质,性格和情绪等方面的特点,一般人完成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大约需要半小时,最好在45分钟之内完成。
结果演算
正确题数
智商:
智力水平:用百分比等级表示
一级:测验标准分等于或超过同年龄常模组的95%,为高水平智力
二级:测验标准分在75%与95%之间,智力水平良好
三级:测验标准分在25%与75%之间,智力水平中等
四级:测验标准分在5%与25%之间,智力水平中下
五级:测验标准分低于5%,为智力缺陷
另外有A、B、C、D、E五个项目的正确题数:
A:反映知觉辨别能力(共12题)
B:反映类同比较能力(共12题)
C:反映比较推理能力(共12题)
D:反映系列关系能力(共12题)
E:反映抽象推理能力(共12题)
通过五个方面得分的结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被测者智力结构。
对分数作解释时注意,由于瑞文测验强调推理方面的能力,并非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