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日记(10篇)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果园里果子成熟了,红红的苹果绽开了笑脸,果树上的橘子你挤我碰,正等着人们去摘呢!红红的玛瑙,那就是晶莹踢透的葡萄,秋天的雨还有许多香味,菠萝甜甜的、苹果、梨好多好多香味都躲在小雨里呢!
  我爱这果实累累的秋天!
  我的生日在7月xx日。那天,我的家里聚满了人,有哥哥..姑姑.同学.爸爸妈妈的朋友.和我的朋友和我。大家把我的脸上涂满了奶油,唱起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那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我好开心!
  湖面平静,水清清的。湖水像是与天融为一体。“沙沙——”是谁打破了这安谧的环境呢?哦,原来是猴子呀!它一练严肃背着天书包走得急匆匆地。
  动物学校的铃响了,小动物们迅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不一会河马老师穿着红而发亮的皮鞋推开了教室门走进来说:“今天咱们要上一节别开生面的实践课,赶紧去操场吧!”小动物们一窝蜂的跑到操场上,到了操场上小动物们便开始嘁嘁喳喳地议论
起来。河马老师走过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解决鸡兔同笼。”话音刚落,小熊马上就对豹子说:“哎!只是上课地点变了吗!”旁边的小动物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句话传到河马老师的耳朵里。不但河马老师没生气反而却微微一笑。谁也不知道河马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什么时候河马老师手里多了一只笼子和一袋毛绒玩具。河马老师先将两只兔子和两只鸡放入笼子问:“现在鸡与兔共有几只。”尽管小动物们不懂河马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还是响亮的回答:“四只”。老师并没有说什么从容地将五只兔子和五只鸡放入笼子,河马老师还没开始问。小动物们马上回答说:“10只。”这时只见老师拿出一个里面即装有鸡,也装有兔子的笼子。问动物们:“你们知道这里面装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子吗?”动物们都摇摇头,这时小松鼠说:“数一数不就知道了吗?”河马老师笑了说:“给你们两个条件;就是笼子里共有36只头,100只脚。”班上的精豆豆——猴子想了想说:“可以用咱们的老朋友——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鸡有X只,那么兔子就有(36—X只),根据两种动物的脚数和可以列出方程2X+4X×(36—X)=100,就能求出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便很容易解决了。”说罢,便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通过这节课。小动物们发现方程真奇妙,用它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今后还要不断努力,去探索和发现更好的数学方法。
  5月31日上午,我们学校提前庆祝六一儿童节。整个操场热闹非凡,全校师生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了2016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活动。
  出人意料的是,一些爱心人士也来参加了我们学校的文艺汇演活动。他们不仅为我们学校的学生带来了节日的祝福,还特别为我们学校的贫困学生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爱心助学金,让贫困学生在节日里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除此之外,令我感兴趣的自然是文艺汇演中的那些精彩的节目。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来凑热闹了!她们那天真活泼的舞蹈,给这次文艺汇演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一年级小朋友的T台秀表演,活泼可爱,令人忍俊不禁。四年级学生的相声,逗得观众不时哈哈大笑。六年级学生的独唱,声情并茂,动作欢快,给人一种活泼奔放的感觉。七年级学生的葫芦丝吹奏,悦耳动听,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最后,演出活动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个“六一”儿童节,我觉得过的实在是太快乐,太有意义了,期望明年的“六一”儿童节快快到来。
  我盼望已久的游泳课终于要开始了。妈妈是提前一天给我报的名,从报名到开课的这一天时间里,时间就像过了一年一样长。
  学游泳的这天下午我就开始在屋里转来转去,终于到了晚上,我跟着教练进了游泳馆,我兴奋极了。第一天教练先教了我们蛙泳腿,然后我们就下水了,开始我浮不起来,喝了好几口水,后来我的双腿使劲蹬,慢慢就浮上来了。第二天,我又学了划手和水中呼吸。第三天我有点惨,为了练水中呼吸,教练让我把头全部进到水中,这一天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学游泳了。妈妈告诉我,学东西都要碰到困难的,只有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过去这个坎儿,学游泳最锻炼人的意志了。这以后的几天里我都努力的坚持练习。第九天教练让我去掉了水漂,但是我喝了很多水,肚子感觉涨涨的,第十一天,半夜里我开始发烧了。第十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妈妈说,今天病刚好就别去了,我说:“不行最后一天我一定要去”。这一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爸爸妈妈都去了,爸爸给我录了像,妈妈给我拍了好多照片,我兴奋极了。
  十三天的游泳课,我收获了很多,我懂得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我每天饭后的工作就是打扫蚕房,先把盒子里的蚕宝宝倒在一张报纸上,接着从冰箱里取出一些桑叶,把它们摊开来放在另一张报纸上晾干,接着把蚕宝宝和老桑叶分开,不让它们粘在一起,等桑叶晾干以后,把桑叶撕成碎片扔到蚕房里,只留一片桑叶不撕,把它盖在蚕宝宝的身体上,蚕宝宝像饿“狼”似的快速的吃桑叶,因为要吃桑叶,它们都爬到桑叶上去了。
我把桑叶一提,蚕宝宝们都在上面了,我把桑叶放进蚕房,倾斜着放在“房子”上,可以让它有点空气。啊!终于打扫完闭,我舒心的笑了。
  我每天晚上都会把一块比较湿的毛巾轻轻地盖在蚕房上,这是为什么呢?听科学老师讲,蚕宝宝需要足够的水份和湿度,湿毛巾上拥有着足够的水份和湿度,所以要把湿毛巾盖在蚕房上。听了科学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蚕宝宝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张厚度为0.01mm的纸对折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这件事太“荒唐”了,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世界高峰———珠穆朗玛峰吗?也许只有通过计算,才能证实这是否属实?。
  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请教我们的'数学老师,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原来一张纸对折1次后的厚度是原来的2倍,对折2次是原来的4倍(22)。对折3次是原来的8倍(23)……对折n次,是原来的2n倍,所以对折30次的厚度应为0。01×230。得到的结果为10737418。2毫米=10737。4182米,比较之后,竟然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高,天啊: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它需要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需要智慧去探索。
  小明和小华这哥俩又有新话题了,关于数学对小学生是有利还是有弊,他们愣是开了个舌战会,要辩论一下这个问题。我作为观众来到现场,形式那叫一个紧张,辩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吐沫星子乱飞,火药味十足……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录:
  小明:“先问你个问题,你喜欢数学吗?说实在话。”
  小华:“当然喜欢了,数学多有意思啊!”
  小明:“对于你们优等生来说,学习当然有意思了,可是我们差生一致认为:‘数学这种枯燥的学科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
  小华:“那是你们没有看到数学灵活的一面,一道数学题同时也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解法呢。著名的勾股定理 有五百多种解法,难道数学不活套吗?”
  小明:“‘1+1=2’这个公式难道可以改成‘1+1=3’吗”
  小华:“你纯粹是狡辩,但是,‘1+1=?’的答案还真有别的,比如10。”
  小明:“10?”
秋天的日记  小华:“没错,在二进制的运算里,满二进一,所以‘1+1’自然就等于10了。”
  小明:“先不说这个了.圆周率难道不枯燥吗?一点规律都没有,实在是让人讨厌,我只记得小数点后两位,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小华:“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小明:“咦,你怎么这么轻松就背了二十位。”
  小华:“我是用了谐音记忆法(是不是有点像广告?),只要把这些数字编成顺口溜,就可以很轻松地记下来。”
  小明:“好办法!不对,这是辩论,不是夸奖对方的时候。”
  小华:“我知道,其实你也想把数学学好,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小明:“你真不亏为我哥,太理解我了,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哪。可是我还想说数学的一个缺点,就是作业太多。”
  小华:“作业是有点多,可是要学好数学,就要多做题,掌握方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激烈的辩论最终以温馨的结尾收场。各位博友想必数学都不错,但是应该都因为作业的问题抱过怨,只有多做题,掌握方法,数学才能顶呱呱。所以,大家一定也要体谅一下老师的苦心呀!
  开学初,科学老师给我们发学具,学具袋里有一小袋蚕卵。
  老师告诉我们:蚕以卵繁殖。要我们认真观察蚕卵,还告诉我们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孵出小蚕。
  蚕卵是褐的,看上去很像芝麻,宽约 1毫米 ,厚约 0.5毫米 。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或淡黄。
  3月22日,蚕卵孵出小蚕来了。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是褐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象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
  蚁蚕吃新鲜的嫩桑叶,吃的比较慢且少,能够少放点桑叶;桑叶上的水珠一定要晾干了以后才能用来喂蚕,不然,蚕吃了会生病的。
  【三年级日记(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