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读书是学习,更是一种生活;读书是提升,更是一种滋润。读“有用”之书,让我们得到生活的技巧;读“无用”之书,令我们收获精神的丰盈。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自如地穿越古今,和贤交流;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容地游历世界,与自然对话……
【答案】道是无用却有用
北宋的张载曾这样说自己读书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纵访古今,无数的文人志士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而博览书、修养德操。可现如今,书却被分为了“有用”和“有用”两类。难道,“无用”的书真的无用吗?
我认为,绝非如此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修身养性,增益其所不能。我们读《瓦尔登湖》,可以明了为何梭罗穷其半生,陪伴在湖畔的平和和宁静;我们读《战争与和平》,可以懂得最终胜利的他们有着怎样一腔热血和柔情;我们读《史记》,可以从中看到人性与文化,以史为镜,照亮未来。《般若心经》中有句话叫“即是空,空即是”,意思是看上去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而看
上去不存在的事物实际上又是存在的。这难道和读书不是一样的吗?“世界上开满的,不是邪恶之花,而是庸碌之花”,一些书籍能教你谋生,教你得权,却无法教予你智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权倾势去,钱财两空。读书读的是思想,读的.
是心灵,读的是智慧。这样我们才得以修身养性,增益吾辈之所不能。
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实则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论语·述而》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蒲松龄却反其道而行之,将狐妖鬼怪描写得淋漓尽致,成就一部神作——《聊斋志异》。那里面有讽刺当权者的小故事,也有歌颂人性美好的传奇。君不见肉食者鄙到处有,却无曹刿为之谋;君不见官虎吏狼欺民甚,松龄斥之无痕迹。《聊斋志异》看似只是一部鬼怪小说,故事诡异而充满奇思异想,实则却将当权者虚伪的面孔揭露无遗,大快人心,同时发人深省。“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其“无用之书”,道是无用却有用。
无用之书看似无用,却如同一颗种子,你只有细心浇灌,用心扶植,才能看到其茁壮成长,读懂有用之处。古典文学著作《红楼梦》,读了一两遍看到的是表面上的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只有读多几次,细心揣摩,才能看到那其中不仅仅是这么简单,而是像一棵大树的根战争与和平的作文
基般深沉、复杂,有对人际关系的体现,有对诗句的品味,还有对古代封建制度的批判和鞭挞。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多读多思考,自然就能懂得那无用之处深藏的道理。
道是无用却有用,“无用之书”让人修身养性,“无用之书”发人深省,“无用之书”更需要我们耐心品味揣摩。
其实“无用之书”才是真正的有用之书!
读书之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的时候,城市像一名襁褓中的婴儿悄然苏醒。
没有什么比在清晨的阳光、轻风、鸟语、花香的陪伴下读书更惬意的事了。
总喜欢在每天的这个时候,随手挑上一本书,携着一把帆布折椅,一个人悄悄地登上楼顶——在这个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如世外桃源般的境地里静静地读书。
打开书页,墨香沁人,瞬间激活了大脑,净化了心灵,让你不由自主地神游在那白纸黑字营
造的缤纷的世界里——这样的感觉,从我开始认字的孩提时代起,就成为我精神世界里一道无上的美味……
小的时候,最爱去的便是书店。记得第一次进书店,望着书架上那一排排齐整、精美的书脊,总是情不自禁地想伸手去摸一摸她们。可看到店员那警戒的眼神,我只好悻悻地垂下湿湿的小手。当我看到身边的哥哥们都在自由地翻检、阅读时,我明白了——店员们不是不许你动那些书,而是担心你损坏那些书。于是,我也学着哥哥们的样子,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我最钟爱的书,紧紧地捂在怀里,溜到书店一角,蹲在地板上,打开书本,一下子沉没到那神奇的由文字和图画构成的世界里……也不知过了多久,书店的喇叭里传出了亲切的女声,告知人们下班时间已到,我站起身,猛然觉得蹲着的双腿已麻木得动弹不得。
从此,几乎每一个节假日我都会在书店里度过。那时的我就如一甚至不放过文中的贪婪地吞噬着书页上的每一个文字,匹饥饿的狼,
每一个标点。也许当时的乐趣不仅是读到了喜爱的书,更大的乐趣在于可以随意地去读最新出版的书籍,而且还是免费的!
如今,幼稚的年华已悄然远逝,时光的列车已将我送进青春的殿堂。但有一样我依然没变,那就是喜欢读书。我爱曹雪芹的红楼一梦,爱着“只喜爱如水女子”的宝哥哥,爱着拥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妹妹;我爱泰戈尔的那弯新月和那只飞鸟,爱上了他“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执着与旁若无人,爱上了他诗句的清纯、明丽与饱含哲理;我爱瓦尔登湖畔安静的梭罗,爱他的那份宁静、恬淡与自然,爱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尘世喧嚣的淡定;我爱将黑暗人间视为一出喜剧的巴尔扎克,爱他精心打造的欧也妮·葛朗台的单纯、善良与敢于追求的勇气……我爱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爱散文字字珠玑的文字,爱诗歌的千番意象万般情思,爱读书时内心的自由与欢悦……正是这份执着的爱和不变的欢愉,让我在人生的蜕变中始终保持了对书的热忱。
脑海里排列着我读过的一本本整齐、精美的书,像是一架架阶梯,借助她们,我一步步迈向人生的更高处。当我登上人生的制高点蓦然回望,似乎一眼即可看清自己的成长历程。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精神食粮,而书籍,正是精神食粮的源泉。这一本本书,保证了我们拥有足以傲视万物的丰盈的精神世界……
转眼到了上学的时分,脚下的城市也开始沸腾。我走出书的世界,合上书,走下楼,背起书包,挤进了川流不息的人流。我知道,有很.
多很多的书等着我去阅读:升学的书,求职的书,还有生活这本活生生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