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嘉兴方面表示:此次他们将________引进的各类优秀人才“零门槛”“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工资外津贴等优厚待遇。
②云南著名山水画家张向彤,坚持以传统笔墨写意丹青,他以儒、释、道文化抒写心胸,妙造山水文人________。
③《江帆楼阁图》的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________,很有气势。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A.给予 义气 寥廓       B.给予 意气 辽阔
C.给以 义气 寥廓      D.给以 意气 辽阔
解析:给以:后面只能带抽象事物,不带接受的人。给予:后面可带接受的人。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意气:意志和气概、趣味和性情。寥廓:宇宙的广阔。辽阔:形容原野或水面非常广阔。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②备受瞩目的南昌市“年度教师”评选活动于近日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南师附小教育集团的詹腼老师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南昌市“年度教师”。
③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④新型播种机实现了“灭茬、旋耕”与深松施肥、精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单独作业,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节约了农时,秸秆焚烧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⑤张大爷对记者说:“现在有好多电影电视,都是讲述我年轻时代的故事,这总是能让我回想起那个峥嵘岁月的时代。”
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等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的故事。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①指点江山:评说国家大事。望文生义。②脱颖而出:比喻才能完全显露出来。③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使用对象错误。④迎刃而解:比喻解决了关键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顺利地解决了。⑤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不能修饰“时代”。⑥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橘子洲因为伟人的一首《沁园春 长沙》而闻名天下。湘江洪水退去后的橘子洲,柑橘树依旧繁茂,众的生活在逐渐恢复,一切又将回到洪水来临前的状态。
B.往橘子洲头一站,吟上两句《沁园春 长沙》,你不得不佩服,从一景一物到一事一人,他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言行举止间都散发着思想的光芒和智慧的结晶。
C.青年常来此游玩及从事革命活动,并感怀而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 长沙》。
D.当历史的脚步蹒跚到1925年,重游故地,一阕气势磅礴、雅韵悠长的《沁园春 长沙》将“指点江山”的豪气尽显无遗。
解析:B项,搭配不当。“散发”不能与“结晶”搭配。
4.将下列各句重新排列成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①他的诗词雄视千古、包蕴天地,撼五岳、荡四海。
②诗词的魅力,首先来自作品的思想性和他的人格魅力。
③但凡品读过诗词的人,都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为其诗词那“横空出世”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所感染。
④由此,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家的深邃、革命家的气魄、政治家的雄才、军事家的胆略,以及真挚的激情与横溢的才气。
⑤同时也来自其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架构起的诗词意象的新颖与独到。
A.②⑤④①③      B.③②⑤①④
C.②⑤④③①      D.③②⑤④①
解析:这段文字,谈论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影响。②句和⑤句提出谈论的话题和诗词的魅力的两个来源;④句的“此”承上文,指代的就是这种魅力;①句进一步写这种魅力;③句总结,写这种魅力的影响。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的《沁园春 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C.词依长短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及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
沁园春雪赏析D.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解析:《沁园春 长沙》是用古典诗词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不属于古典诗歌。
6.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笔调来表述,其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解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正常语序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7.下列诗句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 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B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解析:B项与《沁园春 长沙》都描写了明丽秀美的秋景,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8~11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8. 对词中“峥嵘、挥斥、粪土、击水”四个词语意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对过去的岁月用“峥嵘”一词来形容可谓绝妙。它原形容山势高峻,在本词中指不寻常的日子。
B.“挥斥”是指挥舞手臂,斥责社会弊政,以此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拥有自由奔放的胸襟。
C.“粪土”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意为“视……为粪土”,所含意思生动丰富,给人以新鲜别致的感觉。
D.“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以此表达了词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解析:“挥斥”意为“奔放”。
9.下列对词中语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万山红遍”里的“红”字用得极妙。“红”是表彩的形容词,在这里有了动词的意义,既有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里,人们常常吟咏的是“碧”与“流”的动静结合。其实,其中的“漫”字也很有特:“漫”意为“满”,放眼望去,满江碧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和沉重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得欢愉自在的情景。
D.词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万物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解析:“……沉重的感受”与这首词的意境不合。
10.下列对词的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词的上片记今游,重在写景抒情;下片忆往事,重在抒情言志。
B.上片中“谁主沉浮”的理性诘问,反映了探求宇宙奥秘的魄力。
C.追忆往昔是由今游引起的,当年“携来百侣曾游”一事与今游是在同一环境中发生的。
D.下片通过“忆往昔”“同学”“指点江山”等具体意象,显现当年的豪迈气概。
解析:这理性的诘问,反映的是作者对社会的思考。
11. 下列对词的写作特的赏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的上片移步换景,写景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气氛。
B.景物无自生,唯情所化。这首词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C.风格即人。这首词既具壮丽的奇观,又富深广的内涵,正是青年的光辉写照。
D.虽然一反古诗词的悲秋情调,写乐景抒豪情,但他的内心也是惆怅的。
解析:“但他的内心也是惆怅的”错误。
12.的诗词大气磅礴,豪情万丈。他一生留下的几十首诗词,都像是播撒在他辉煌人生路上的心灵花朵。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是依托《沁园春 雪》而作的,你能根据《沁园春 长沙》对出上联吗?
上联:示例:忆往昔风华少年橘子洲头问浮沉
下联:看今朝风流人物黄河岸边定乾坤
解析:字数相同、平仄协调、结构相同、内容相关即可。
13.请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的场景。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均不超过60字。
(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可以从事物的形、声、、动态等方面扩展)
答:示例: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又陡然冲过冈峦重叠的高峰。
(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语句中要有观点,要有分析判断)
答:示例: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如果没有搏击长空的豪气,就注定与天空无缘。
解析:要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扩写。(1)可以侧重描写鹰的姿态。(2)可以侧重对“鹰击长空”这一做法的点评。
第二课时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开大学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________出了世界上冠绝一时的柔性人造触觉神经,更智能的人造皮肤出现指日可待。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触觉,可以
感知温度、压力,______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的新技能,__________实现随心所欲的目标。据介绍,这种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皮肤触觉功能,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实现人造神经与动物神经形成的杂化反射弧。研究人员已成功利用其与蟑螂腿实现的连接以及运动控制,初步证实了这种兼容性。这种人工神经触觉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柔性和高灵敏度,它可应用于假肢中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兼容,柔性轻质的结构将使相关产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相关产品便会________,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在意义。同时,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