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前置作业卡
班级:姓名:
一、我能读准这些词语(把红的字注上拼音):
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趵突泉
悬崖洞穴喷吐昼夜不息游鱼水藻
白浪翻滚晶莹剔透明珠散落
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
二、本课难写或易错的生字。我是用以下方法记住的:
悬崖
课堂练字:
评价标准:重点笔画写正确结构匀称工整美观
三、通过换词、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喧腾:
天下闻名:
秋雨潇潇:
趵突泉课文
四、小组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泉城的四处名泉、、、,
其中名列七十二泉之首。请学习2-4段,完成下列表格:
泉名特点体现特点的词语
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大、清、美(冒)开阔、很清、冒、三
堆白雪
五、拓展阅读(简单作批注)
《趵突泉》(节选)
老舍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六、课后作业:
课文的2-5自然段的够段方式一样,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描绘泉的特点,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你仿照这种构段方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写校园里的某处景吧!
《泉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们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上的迁移,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识记“济、亩”等生字,积累“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四字词语。
2.借助“阅读表”,梳理文章。
3.通过微课教给孩子一种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
4.朗读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预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教学难点则是体会"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词是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流动的特点。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品味泉水的奇丽,并能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通过课本,我们游览了许多地方,这些地方,我们虽然没有去过,但通过作者的描写,会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游览我们山东的济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泉城。(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首先要检查预习情况:字词
写生字:悬、崖
2、我们认识很多生字朋友,老师相信大家也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自读课文:为什么叫做泉城呢?(请用课文中的话告诉大家)
3、“闻名天下”:济南的泉水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达到闻名天下的程度?
4、学生引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三、精读课文
1、过渡引读:济南的泉水就是这样美丽和神奇,在这七十二泉
中,最著名的是——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其中位列72泉之首的当属——趵突泉。想不想去看看?
2、出示照片:你有什么感受?
3、自由读第6段,边读边思考:趵突泉的位置在哪?它有什么特点?
4、同学交流:a、大、清、美
b、咕都咕都、趵:涌动、跳跃
小结学法:我们刚刚游览趵突泉时,先朗读课文,再出泉的位置和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再谈体会,然后再带着感受朗读,进一步感受泉水之美。(课件)
俗话说:举一反三,最好的学习就是掌握方法然后学以致用。请根据这一方法,学习2-4自然段并完成表格:
四、指导反思、拓展延伸:
1、同样是描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珍珠泉用的是“涌”,五龙潭用“汇注”,黑虎泉用“喷吐”,趵突泉用“冒”?
2、“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的真实写照
3、关于济南的泉水还有许多文字介绍,大作家老舍的《趵突泉》(节选)
简单做批注,看看老舍先生是如何抓住趵突泉的特点进行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