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大单元大主题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爱心”编排了四篇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以诗的形式向告诉我们雷锋的爱心精神无处不在;《千人糕》向我们讲述了米糕是经过各行各业人们的爱心劳动做成的;《一匹出的马》主要讲述了我们一家人散步,当妹妹走不动喊累的时候,爸爸的爱心引导,让妹妹发生了变化,开开心心地回到家;《我爱阅读》以诗的形式表达向老师表达爱心谢意。
根据本单元每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可以读出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就是读句子,想象一个个充满爱与欢乐的画面;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本单元的”字词句运用“可以读出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学得“根据景物,想象画面”,进而在“写写你的好朋友”中“写我们经常做的事”就可以回忆当时我们做事的场景,写出画面,来表达我和朋友之间的充满温暖和爱心的和谐画面。
围绕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和表达教学的总体要求,可以把“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记一记、梳理、体会、表达、感受”作为本单元学习中要进行的学习实践任务,在这些学习实践任务中去表达“我的小小爱心”,感受爱心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拟定本单元的大主题为: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
二、大主题大目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根据本单元的总体要求及课文内容的学习要求,将本单元的目标拟定为:
【识字与写字】1. 认识5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锋、昨”等27个生字,“也许、桌子”等词语。2.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经验和体会。
【阅读与鉴赏】
1.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和带有感叹句、问号的句子。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千人糕》,试着有感情朗读《一匹出的马》。
3. 读句子,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画面内容。在朗读、想象中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表达与交流】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想象画面,能仿照例子,写出画面。
2.能根据提示写自己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子,结合自己的生活,把和好朋友之间的事写出来。
【梳理与探究】
1.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2.梳理积累生活中的职业,积累更多的汉字
3.梳理猜测词语意思的多种方法,拓展积累词语、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三、大情境大活动
本单元的3篇课文的学习围绕大单元主题“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要落实的目标: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职业生活场景中去识字,探究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且在这样的梳理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各行各业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做出的努力和献出的爱心。另一方面就是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用本单元学习到描述画面的句型自信快乐地写出曾经和自己的好朋友发生的那一个个画面。因此以本单元的这些目标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关联第一个单元“寻春天,感受美好”的学习,创设单元化情境为: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总有些美好的人和事,这些美好的事都离不开生活中的他们,给我们献出爱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单元,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围绕这个大主题化活动情境,设置三个大活动项目: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一:寻爱的足迹,体会爱心的力量。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二:寻爱的足迹,体会爱的表达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三: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
四、大关联大整合
围绕单元大主题,从最后要达成总体要求: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这一单元应用拓展性学习作为总体要求,将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园地学习等单元内容进行组合,构建一个单元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目标系统,进行比较学习:(一)整合比较学习:整合比较学习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及单元课文的“读一读,记一记板块”,交流总结多种识字、及字词句运用方法(二)整合比较阅读:以“寻爱的足迹”
为线索统整关联单元课文,以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为单元主题化学习,建立了整个单元的从直接点明“寻爱的足迹”主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体会爱心的力量,到社会生活中寻爱的足迹《千人糕》,体会爱的表达,再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寻爱的足迹,进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会表达爱心《写写你的好朋友》和《我爱阅读:一株紫丁香》有层次、有梯度单元内容的结构化,进行统整学习。
五、大项目大任务
围绕以上两个项目活动设计了以下项目活动任务如下:
(一)、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一:寻爱的足迹,体会爱心的力量,项目学习任务一(基础型学习任务):“寻爱的足迹,我是识写小能手”,我挑战:学习本单元教材内容,通过读一读、背一背、一、玩一玩、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等教学活动,
去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并交流我成为识字小能手的小小心愿。板块一:诵读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交流总结识字方法
1.识字加油站:走进生活寻爱的足迹,记住献出爱心的各行各业他们的职业称呼(1)诵读梳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里提到的不同行业的人们的职业称呼(2)拓展积累生活中的职业称呼。
精神分裂表现2.字词句运用:句子想象画面(1)诵读字词句运用,总结选择一种景物描写画面的句式:景物名称景物的样子(四字短语)比喻句(2)关联第一单元寻到的春天的美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仿照字词句运用进行表达练习
3.展示台:联系学生学习经验识字(1)诵读展示台发现写字方法:先观察汉字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写好汉字。注意写字姿势(2)对本单元要写的字进行归类进行写字指导,总结每一类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汉字a.《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归类写字指导带有“日”字的字进行比较指导:冒、昨、温、暖相同结构的字比较指导:上下结构:冒、弯、背、留左右结构:锋、昨、洒、温、暖b.《千人糕》归类写字指导带点画的字:买、菜、具带横画的字:能、桌、具、甜、甘、味、劳c.《一匹出的马》归类写字指导点画的字:波、纹、景、恋、求。撇捺舒展:波、纹、像、舍、求。
4.诵读日积月累说发现:都是关于爱心的作业设计:1.搜集职业名称的词,剪贴制作“寻爱的足迹愿识字小报”2.搜集表示爱心的词或谚语,配上相应的生活图片,剪贴制作“寻爱的足迹”识字小报。
板块二:初读单元课文生词,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读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的马》《一株紫丁香》
2.同桌赛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的马》《一株紫丁香》,生字表,写字表,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板块三:诵读比较,探究运用本单元的识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的马》《一株紫丁香》及展示台的字词学习目标和方法:
1.诵读比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的课后词语,探究“一字多组”的扩词法识记生字和联系上下文猜猜词义,(1)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后汇报交流:猜猜词义的方法(2)结合识字加油站,再读《千人糕》生字,联系生活,同桌交流,身边的人的职业称呼名称识字,比比谁的识字能力最强。
作业设计:1.搜集职业名称的词,剪贴制作“寻爱的足迹愿识字小报”
坐失良机2.搜集表示爱心的词或谚语,配上相应的生活图片,剪贴制作“寻爱的足迹”识字小报。
3.选择春天的一种景物,仿照“字词句运用”说一说,录制极简微视频上传。
二、单元主题化情境活动项目二:寻爱的足迹,学习爱的表达
项目学习任务二(发展型学习任务):寻爱的足迹,体会爱心的力量学习本单元教材内容,通过读一读、背一背、一、玩一玩、猜一猜、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教学活动,结合课后思考题、学生生活经验寻爱的足迹。麻疹的主要症状
子学习任务一: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寻爱的足迹,初步体会爱心的力量
土城子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你读我听,纠正字音,读顺课文。
3、指名读文,再次正音。
4、.教师泛读课文,一雷锋叔叔的爱心在哪里。
5、学生分角读课文中的雷锋叔叔的爱心。
6、.任选课文的一个小节结构,寻爱的足迹,创设情境来雷锋叔叔的爱在哪里,理解“哪里需要哪里
就有雷锋叔叔的爱心”
作业设计:1.大声诵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2.讲讲雷锋的故事3.寻爱的足迹:结合识字加油站的职业称呼,选择一个熟悉的,仿照课文结构,进行仿说练习,录制视频。
子学习任务二:学习《千人糕》,寻爱的足迹,体会“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精神传承和“千人糕”真正内涵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你读我听读顺课文,纠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再次正音
4.教师示范读课文,结合课文思考题,联系第一单元“《爷爷植树》中说说邓爷爷植树的场景的阅读教学的训练,借助插图,学习8---10自然段(1)联系第一单元“《爷爷植树》中说说邓爷爷植树的场景的阅读教学的训练,到文中的动词,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做成的,大致了解米糕形成的大体过程。(2.)结合字词句运用理解“特别、经过”这两个词语一词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的用法
(3).结合生活经验仿照例句,进行一词多义的理解运用。
(4)“千人糕”仿说练习,抓住文中的省略号,用上文中的句型说一说,体会“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精神传承和“千人糕”真正内涵语用练习一:
例句: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的稻子需要……课内仿说:稻子是……种子是……农具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练习仿说“千人()”:我们爱吃的……我们爱玩的……我们出行的……等等语用练习二:抓住第九自然段的连接词段:……是用……出来的……;……的时候,要有……,还得有……;就算……,还得……,这些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练习仿说“千人()”:我们穿的衣服……我们用的文具……我们爱吃的……我们爱玩的……我们出行的……等等(3)情感升华小结:这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因为在这些劳动成果从形成、加工到最后成品,都是“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叔叔出现“指导讲解多音字“的”,练习上下文及创设的情境练习,理解“的确”这的确应该叫“千人(衣、文具盒、铅笔、汽车等等)
作业设计:1.搜集读一读,记一记对应的图片制作“寻爱的足迹”短语剪贴报。
2.、选择家里的一种物品,在父母的帮助下,查资料理解其生成过程,剪贴图片,用上文中第9自然段的描述过程,说一说“千人()”的制作过程。
3、.选择家中的一种物品,在父母的帮助下,查资料理解其生成过程,用橡皮泥模仿其加工过程,用上文中第9自然段的描述过程,说一说“千人()”的制作过程备注:2,3题选择一种完成。
鼓励学生的诗句
子学习任务三:学习《一匹出马》,寻爱的足迹,体会爱心表达
1.以“寻爱的足迹”创设情境进入《一批出的马》的学习
2.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同桌你读我听读顺课文,纠正字音。
4.指名读课文,再次正音
5.教师范读课文,寻爱的足迹,是什么让妹妹发生了变化?重点指导精读6——7
自然段
6.交流汇报,爸爸的爱心引导:一根长长的柳条变成一匹出的马,让妹妹蹦蹦跳跳先回家,让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完美呈现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是否有类似这样的经历,说一说
7.再读探究:爸爸的爱心引导,让妹妹快乐地回家,连周围的环境也是为这件美好的事做铺垫,学习1--2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