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设计
备注
第二单元
第五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⒈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上诗节序号,把诗句读正确、流利。
2.抽生分节朗读。
3.开火车朗读词语卡片,并理解词语
4.朗读短语
5.指导读好诗中的几个长句子:
三、学习第一、二诗节,品读感悟雷锋精神。
1.过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先沿着长长的小溪去寻吧!
2.抽生读第一诗节,教师以评导读,体会“寻”时急切的心情。重点指导好第二个“你在哪里”,语气更为强烈。
3.品读、感悟第二诗节。
4.背诵第一、二诗节。(自由准备、个别配乐背诵、集体配乐背诵)
四、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要书写的字,小组交流:你怎么记住这些字?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中的词语。听写词语:冒着、雷雨、雷声、打雷
    2.理解词语
3.背诵第一、二诗节。
二、感情朗读第三、四诗节,在口语交际中进一步体会雷锋精神。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诗节。
2.展示有感情地朗读。(配乐)
3.进行口语交际,体会雷锋精神。
三、学习第五诗节,寻身边的活雷锋。
1.过渡: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好榜样”,并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于是在我们身边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活雷锋。
2.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诗节。
3.生结合“学习小伙伴”的提示,想想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4.身边的雷锋,练写诗句。
四、总结全文,背诵诗歌。
第三课时
一、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剩余六个生字:“需、迈、迷、迹、滴、洒”,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重点范写指导。
2.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写字姿势。
二、课外拓展:
1.准备一则雷锋的故事,举行故事会。
2.收集积累一句雷锋叔叔的名言。
3.寻身边的活雷锋,学做小雷锋。
第六课  千人糕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等 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
2.能够读通课文,知道“千人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千人糕》。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问题想问?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识字。
  3.教师检查字词。
1.再读课文。
三、 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在讲什么事情。
2.分角表演这一段话。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出答案。
(1)什么是千人糕?
(2)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
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词语积累。
(1)听写词语。
(2)近义词。
二、研读第7~9自然段
1.指名读第7~9自然段。
非洲饥饿儿童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研读第10~11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普通——普普通通
(2)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
一、书写指导
1.学习“能、味、买”三个字生字。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练习组词说句子。
二、学习“具、甘、汁、甜、菜、劳”6个生字。
1.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
2.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第七课  一匹出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一匹马带给妹妹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
3.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古诗赏析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
(2)认读本课新词
(3)多音字。 
    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课堂回顾,教师小结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二、交流感悟,品味语言。
    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景?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爸怎么做的?
3.学习第7自然段
(1)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妹妹很高兴,真把柳枝当成了一匹马。
预设:我读出了妹妹的变化真大,妹妹一下了长大了,变得坚强、乐观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
三、回归题目,总结升华
1.分角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
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的马”?
四、小结全文。   
    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第三课时
一、指导写字
1.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二、在句子中检查认字
三、理解词语
四、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1)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颗小红星。
(2)分角朗读课文,正音。
语文园地好段落
老子道德经原文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妈妈对宝贝新年寄语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  景物:田野、云、大树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4.写一写。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
3.交流句意。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