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围绕“关爱”的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对关爱的理解。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本单元要充分认识单元内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边读边想,以借助插图指导朗读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1.认识43个生字,1个多音字。
          2.会写27个字,注意半包围和独体结构字的写法。
          3.积累并会写29个词语,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学习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4.读句子想象画面,理解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说话练习。
  阅读:1.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的内容。
        3.可以借助插图,说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自信的力量        4.自主阅读《一株紫丁香》,理解课文内容。
音序和音节  表达:能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他人的劳动成果、要与家人相亲相爱。
课时安排: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    千人糕      2课时
          一匹出的马        2课时    语文园地二  2课时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2021   3  9
组长审核
                                           
           
领导签字
           
教学
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一课时
教材
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统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学习这首诗,意在引导学生明白,人们寻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
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2个左右结构的字,理解“泥泞”一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问答的语气。
3.学习第一、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雷锋助人为乐的形象。
教学
重难点
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2个左右结构的字,理解“泥泞”一词。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提问:这首歌要我们向谁学习? 
2.相机板书:雷锋叔叔。 
3.教学生字“锋”。师示范书写,讲解注意点。指导学生用“锋”“峰”这两个字组词。
4.引导学生说一说:关于雷锋叔叔,你都知道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0分钟)
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检测自学生字、短语的效果。 
(1)指导学生玩听音辨字游戏。
(2)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短语,指导学生读好。 
4.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5.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课文内容。 
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出示“冒、留、弯、背”。着重指导“冒、背”。 
1.组织学生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月字底”在书写时的变化。
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4.教师示范书写。 
5.交流反馈。
四、总结回顾,内化所得(用时:5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雷锋距离孩子们生活的年代较远,在让孩子们谈“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雷锋”时,只要孩子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符合雷锋精神就可以。重点让孩子们感知雷锋是个好战士和他乐于助人的特点。
1.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分工要明确,待解决的问题也要明确。 
2.着重指导读好“曾、泞、荆、莹”等字。“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读céng;“泞”读四声;“棘”读二声。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要有梯度。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概括。如:作者在________、________到了雷锋叔叔……
教学“冒”字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部的“”要宽,下部的“目”要窄。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真实所得。学生可从内容、识字等方面来谈,教师应予以肯定
两湖两广两河山
语音没有声音
知    识    点
教学
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2.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
重难点
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意图
 
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用时:3分钟)
1.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 生开火车读,复习字词掌握情况。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 
3.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细读课文,感受雷锋叔叔的品质。
二、细读品味,感受品质(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课文。 
2.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看图等方式理解“蒙蒙的细雨”和“荆棘”
(2)引导学生说说抱着孩子在泥泞的路上走,背着大娘在有荆棘的路上走分别是怎样的感觉,体会雷锋叔叔的辛苦。
(3)引导学生想象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会对雷锋叔叔说什么。 
3.指导朗读,读好第1和第3小节中的两个疑问句,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4.介绍雷锋其他的助人事迹。
三、质疑探究,体悟深情(用时:7分钟)
1.出示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抒发情感(用时:5分钟)
1.读文后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3.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全诗。
五、书写生字(用时:10分钟)
出示生字:昨、洒、温、暖。 
1.再次认读并组词。 
2.出示例字,着重指导学生观察“暖”。指导笔顺。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写。 
4.交流反馈。 
细听学生认读词语和朗读课文,注意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1.小组合作探究要注意方法的指导:(1)探究活动要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2)在组内交流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教师要深入小组内参与活动,适时点拨指导。
2.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领读、对读、分角朗读等,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对雷锋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1)第1、3小节,要读好两个疑问句,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2)读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
(3)“瞧”字后面的诗句可适当提高语调,读出敬佩之情。
分散理解重点句:(1)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还能到他?
(2)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献出爱心?(3)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谁?
学生畅谈对雷锋说些什么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 
雷锋叔叔,你真是________的人! 
雷锋叔叔,难道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下册生字组词大全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生字的写法,同时强调易错笔顺。
知    识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