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单元内容概述】
人文主题
本单元围绕着“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四篇课文。这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写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课文编排
《古诗二首》是两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雷雨》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了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人们怎样辨别方向;《太空生活趣事多》讲述了在太空中生活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了“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基础上的发展提高。从出“明显信息”到“提取主要信息”,从根据信息做出简单推断到根据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关注的信息量增大,并且要对信息进行比较、筛选、分析,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本单元学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也为中高年级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培养整体感知,初步概括能力打下基础。
【单元核心目标】
1.在活动体验中,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2.在阅读的引领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单元任务目标】
小米手机回
任务类型
任务目标
基础型学习任务
1.认识5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会写34个字,能正确书写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结构易错的字。
3.会写34个词语。能结合语境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联系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
发展型学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雷雨》《悯农》。
2.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雷雨前后景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自主阅读,了解“岩石书”有兴趣探索大自然。
拓展型学习任务
1.推荐阅读:《最大的“书”》
2.实践活动:
(1)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2)能交流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单元任务设计】
15  古诗二首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什么击长空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思维能力: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课前解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位作者都着意于对彩的描绘,并用对仗工整的诗句勾画出美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关注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作者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为写作对象,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在听闻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五个上下结构,三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整体识记。其中 “莲”是上下结构,要重点强调,“含”和“岭”可比较识记,有点和无点,要提醒学生细心分辨清楚。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占座】
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教学难点】
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
1.教师导入新课。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
你们知道杭州这个著名的景点吗?教师打开西湖的知识窗,引导学生欣赏。出示课件3杨万里的古诗有哪些
2.歌剧魅影音乐剧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4
教师启发思考:“晓”是什么意思? 预设:早晨。
教师过渡:我们之前学过“春晓”,“春晓”的“晓”就是指早晨。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晓出净慈寺”就是“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那是要干什么呢?
预设:送林子方。
理解课题: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友林子方。
3.引入作者:同学们对于作者杨万里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出示课件5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直入课题,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的同时又加深了新知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6
(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学习字词
(1) 指名朗读,纠正读音。(出示课件7
明确要求:现在请两位同学来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棒。
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注意“慈”是平舌音,读准后鼻音“竟”和“映”。
(2)提供方法,多样识字(出示课件8比较识记、组词识记
(3)识字游戏“青蛙过河”,巩固识记(出示课件9
(4)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出示课件10
①教师范读。
②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
设计意图:提供新的语境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的同时丰富了词语积累,运用了学生喜爱的方式巩固字词,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借月抒情的诗句出示课件11教师引出要求: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什么景,有什么特别呢?
预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绘了(  夏日  )晴好天气时,(  西湖 )的景。也就是西湖六月,景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