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中秋节的教案范文〔通用6篇〕
  小班活动中秋节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花纹的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包头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是什么歌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似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草莓味、黄――橙子味、绿――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功权  小班活动中秋节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我是一个女人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平安。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芹菜回奶吗〔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班活动中秋节的教案3
  【活动目标与准备】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开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开展前,进行墙饰布置,墙饰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灯、嫦娥奔月图等;给幼儿讲述关于月亮的故事、中秋节与月饼的传说;美工课上,幼儿学会了用橡皮泥捏月饼,会沿着扎有小孔的月亮图形纸撕月亮(提供用缝纫机扎出小孔的月亮图形纸;制作投影片或挂图: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投影片或图片;录像带:中秋赏月;音乐磁带《飞月夜》、《月光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墙饰的变化,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中秋节夜景图,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月亮,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分别出示四张不同形状的月亮投影片或图片,启发幼儿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弯弯的小船、像一块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饼、像圆镜子等。)
  3、放录像:“中秋赏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4、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录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放录音),一边品尝月饼和秋天的水果,共享节日的快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6、操作活动:幼儿用橡皮泥捏月饼、撕月亮(用缝纫机扎出小孔,变成月亮的形状,让幼儿撕下来。)
  【活动区域设置与日常活动组织】
  1、组织幼儿参观大班的游戏“乐乐月饼超市〞;观看大班小朋友的梦想画《到月亮上去做客》。
  2、在美工区,提供月饼盒子、橡皮泥、吹塑纸、蜡光纸等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月亮和月饼。
  3、在图书区提供嫦娥奔月,吴刚砍伐桂花树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语言区幼儿看月亮图片说月亮的诗歌。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或儿歌讲给同伴听。
  5、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与家长沟通方案: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月饼的歌曲或诗歌。
  2、请家长在八月初三至八月十五晚上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月亮画在纸上,装订成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