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复习教案5篇
    二年级复习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把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挨次,能正确地进展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同学经受从实际情境中笼统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受观看、比拟、笼统和概括等思维过程,进展思维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并培育同学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同学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挨次,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和计算挨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分组进展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1、复习: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答复。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复:)
    连加连减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展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课件出示)师:这里有四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身上都带着一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决了,丑小鸭们就会变成漂亮的天鹅。谁来帮帮它们?
    2、新课引入。
    师:丑小鸭们变成了漂亮的天鹅,它们飞呀飞呀,飞到一个漂亮的湖边,它们纷纷落入湖中尽情地玩耍着。
丑小鸭教案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教师电脑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师:那应当怎样列式?板书:4+3
    (2)教师操作屏幕,重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2只的场面。
    师:看到这一情景,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呢?
    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再飞走了2只,现在还有几只?我们该怎么列式呢?(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在4+3的后面写上-2,把算式写完整并读算式。
    ⑶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比图画来说一说4+3-2所表示的意义。(指名说)
    ⑷观看:这个算式和我们刚学过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
    ⑸引出课题: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合。)学生齐读课题。
    2、类比探究算法。
    ⑴那么4+3-2该怎么计算呢?
    ①学生同桌争论,互说计算过程。
    ②学生汇报。师板书:4+3-2并标明计算挨次。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③教师小结。(板书得数“5”。)
    3、学习例2。
    电脑演例如2:湖中4只天鹅,先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师:漂亮的小湖上,天鹅又发生了新变化你能把图意说给大家听吗?
    ⑴学生说图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⑶谁来列式?(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⑷翻书试着计算4-2+3。
    ⑸沟通汇报计算过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师:为什么先算4-2?计算其次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教师协作学生的答复在算式中标明注出计算的挨次。
    4、师生共同小结:加减混合计算挨次。(从左到右)
    (四)反应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课件出示图画)
    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