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三首
【课标表述】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能够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包括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清平乐·村居》)。诗人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田园生活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热爱、羡慕与向往。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重点指导书写“疏”“蜓”“茅”。
田园风光的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习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评价方案】
1.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一题,落实学习目标1的达成。
2.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二、四题,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
3.通过完成评价单第三题,落实学习目标3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出示乡村风景图片。乡村景总是那样的独特、迷人。数不胜数的田园诗给了我们无尽的美的享爱,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三首描写乡村景的田园诗词。出事示课题: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2.学习生字词(落实学习目标一)
认读“徐公、篱笆、稀疏、杂草、锄头、剥开”等词语。
重点指导书写“疏”。 重点指导书写“蜓”。重点指导书写“茅”。
3.引出诗题:让我们走进《宿新市徐公店》,来看看乡村春天的景。(齐读诗题。)
4.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5.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1.初读正音。(落实学习目标二)
①读古诗,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②初读古诗,读准生字词,读通读顺。
2.再读,划节奏。(在PPT中用粗体斜线强调节奏)(落实学习目标二)
古诗的朗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应该注意节奏,要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师指导后学生带着节奏再来读古诗。
3.读古诗、想画面。(PPT出示范图、强调诗文中描写景物的词)
①同学们,古诗不但有韵律美,它蕴含的画面也很美。人们常说:“古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你们能把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出来吗?
②前两句的景物:篱落、径、树头、----静态
后两句的景物:儿童、黄蝶、菜花----动态
③写法:动静结合
4.抓重点词,理解诗意。(PPT出示诗文,由黑字体转变为红字体,强调重点词)
①深: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深是深远的意思。
②未成阴:出示组图让学生选择符合诗意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明确此诗描写的季节,引出“菜花”。
③急走:快跑。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走”的意思。
熟悉全文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来,不茂密,还没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黄。可是黄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菜花中,再也不到了。
5.拓展:(想象画面)(落实学习目标三)
重点赏析“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当孩子们在追黄蝶的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嘴巴会不会闲着,心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诗中还有一个字写出了孩子们好胜、不服输的性格,你们能出来吗?——“追”与前文照应,将儿童天真烂漫、不服输的性格跃然纸上,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追蝴蝶的儿童是多么令人喜爱啊。
6.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带着感情再来读古诗。(落实学习目标二)
三、总结方法
(本课学习古诗的方法——“五步品诗法”。PPT逐条展示总结的背诵方法。)
1.初读正音。
2.再读,节奏。
3.读古诗、想画面。
4.抓重点词,理解诗意。
5.看画面,背古诗。
四、学以致用
(一)(用“五步品诗法”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1.以题目导入:出示《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解释“四时、“杂兴”的意思,强调“兴”的读音。揭示题目意思。(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3.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落实学习目标二)
1.初读正音。
2.注意节奏。
(1) (出示朗读的节奏)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2)自主练习朗读。(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出示重点词语注释。
2.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读出你的喜爱与赞扬之情。(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四)重点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落实学习目标三)
1.诗中有篱笆、蜻蜓、蝴蝶,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和农事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这美好的季节和天气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2.在美丽的田园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荞麦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黄稀疏,蜻蜓蝴蝶飞舞,寄托着收
获的希望,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落实学习目标二)
五、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清平乐村居
2.简介辛弃疾。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相机正音:翁媪 莲蓬 卧剥
3.指导朗读: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
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2.赏析前两句。
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过渡: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呀。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老两口在相互逗趣取乐。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赏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落实目标三)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是草。
(2)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勤劳孝顺)
(3)小儿子又在做什么?无赖: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顽皮淘气)卧:①想象一下,小儿子“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 趴)
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可爱 调皮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