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鼎堂,尚武,笔名高汝鸿、麦克昂、易坎人、谷人、爱牟、杜荃、石沱等,后以家乡大渡河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晚年敬称郭老,四川乐山人,客家人,是中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历经清末北洋政府郭沫若诗、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时期之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且其涉略的领域甚广,是一位备受争议、值得探讨的人物。
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他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郭沫若生平著作超过百万字,集结为《郭沫若全集》38卷,分为文学编(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历史编(8卷,人民出版社出版)、考古编(10卷,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然仍有大量佚文未能收录。
诗歌:
郭沫若的新诗在语言上有所突破,其处女作《女神》写作时间和胡适的《尝试集》是同一时期,即便论发表时间也是紧随着胡适的《尝试集》,所以一般认为郭沫若和胡适是汉语新诗的开创者。有些后辈诗人更进一步,例如闻一多在《〈女神〉之时代精神》中,认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大大超过了胡适,“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但也有某些研究者认为郭的这些诗歌往往不耐细读,虚浮叫嚣,浪漫滥情。其名作《女神》一诗,受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惠特曼的自由诗句子长而口语化,《女神》一诗亦著重诗句节奏,每行重复特定的字词以带出节奏,而不用押韵。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献给各位同志和同学”》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