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活动教案(通用7篇)
活动目标:
1.简洁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体验思念先祖、思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动重点:
简洁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活动难点:
体验感受清明的气氛,懂得思念先祖与革命烈士。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古诗导入:《清明》
师:这首古诗里藏着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二、根本局部。
1、幼儿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并能够简洁叙述。师:为什么会有清明节这个节日呢?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到了,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自由叙述。
教师播放清明节由来的视频,幼儿观看。
2、沟通:
师:清明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清明节呢?在清明节这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依据幼儿答复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3、引导幼儿初步体验思念先祖,思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扫墓图片。
师:瞧!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呢?
小结:每年清明前后,为了表达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思念,我们都会去他的墓前祭拜,表达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三、完毕局部
教师播放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请幼儿观看,引导幼儿了解烈士:董存瑞、黄继光、消防英雄等。
清明节活动教案2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思念先祖、敬重长辈等。
3、仰慕思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关于清明节的图片【活动预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加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4日清明节)
2、教师叙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叙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荣耀
事迹。
4、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树立纪念碑的录音,
教师叙述:为了让后人永久记住、永久思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3
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很多现代英
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教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思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春游、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看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奇怪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现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叙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竞赛看谁的玩法多。
【完毕局部】
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观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设计思路】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头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名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仔细学习、长大建立祖国的抱负;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春游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熬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妙。
清明节活动教案3
活动一亲子其乐融融做清明粿
活动前言:年年艾叶绿,年年粿泛香。清明粿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它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据说是用来祭祀先人的。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叫清明粿的食物。与家人一起做清明粿增进
亲子感情,同时也让幼儿了解清明节不同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对清明节的熟悉与感悟,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及风俗习惯。
2.尝试制作清明粿,体验制作清明粿带来的乐趣。
活动地点:园内各班级
活动时间:4月2日早上9点30分
活动预备:豆沙馅、清明粿的面等。
参与人员:全体大班段师生及局部家长
活动二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
活动前言: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幼儿园定于4月3日下午组织大班幼儿前往万象山烈士陵园进展扫墓活动。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00-----4:30
集中动身时间:20xx年4月3日下午2:30在草地上集中准时动身。
二、活动地点:万象山烈士陵园
三、活动对象:大班段全体幼儿
四、活动路线:队伍挨次:大(1)、大(2)、大(3)、大(4)行走路线:幼儿园后门动身------过永辉新村A------过中东路(永辉熟食店)-------永辉新村B(麦香鸡店)-------解放街(山水宾馆)-----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