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产生
答案:C
2.我国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提出“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的观点。这体现了我国
古代(  )
A.食物来源具有多样性
B.生产受气候条件限制
C.因地制宜的生产特征
D.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
答案:C
解析:在有水的地方养鱼,在山里伐木,在山谷处发展畜牧业,在平原上务农,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B、D三项,均排除。
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朝(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宋朝占城稻和大、小麦的推广,逐渐形成了间作、轮作的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A项正确;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宋朝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增强,故C项错误;粮食只是民众饮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4.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  )
A.水排      B.翻车
C.风力水车    D.筒车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水能利物”“满农夫之用”“唐朝”等信息,可知该工具为筒车,故选D项。
5.明朝农书《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头分管两相当。”这体现了当时该地(  )
A.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 
B.蚕桑种植面积的扩大
C.丝绸是民众的主要衣料
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事头分管两相当”反映了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故A项正确。
6.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  )
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
D.使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B、C、D三项,故排除。
7.著名文人爱特生曾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马克思曾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一种极其
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  )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明清对外政策影响
D.出现西学东渐潮流
答案:A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中国的茶叶大量运到英国,所以上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闭关自守政策,限制对外交往,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的西学东渐主要是指一些传教士把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传到中国,而不是商品的交流,故D项错误。
8.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
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选C项。
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国控制了大部分世界贸易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生效以后,世界各国关税明显降低,世界贸易不断发展。A项结论错误,B、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项。
10.“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朝,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朝的镇将只掌防戍守御,而宋朝的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朝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盛泽镇是在绫绸业发展的推动下逐渐形成的,故D项符合题意。
12.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的煤矿之间开了一条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后来,这位公爵又将他的运河伸展到默西河,为此耗去的费用仅为陆上搬运者所索取的价格的六分之一。这些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约4 025千米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反映了(  )
A.货物运费明显下降
B.贵族社会责任感强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761年”,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而开凿运河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所需原料和工业产品运输的需要,因此运河开凿热反映了工业革命成效显著,故选C项。A项是题干材料反映的表象,故A项错误;布里奇沃特公爵等人开凿运河是为了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由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
13.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政府把承建公司对铁路享有的专利期限延长至99年,并对已有的40多家铁路公司进行干预融合,使其合并为6家大的铁路公司。19世纪50年代,法国铁路总里程从原先的3 000多千米增加到16 000千米。这些措施(  )
A.促进了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C.巩固了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
D.实现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法国政府对铁路公司进行干预,促进了法国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故选A项;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是在1875年以后,排除C项;组建大型公司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排除D项。
14.下表是关于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时间
1901年
190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汽车工业工人人数
1 773人
12 400人
5万多人
年产量
历史的选择884辆
5 547辆
2万辆
这些数据说明德国(  )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