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纪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
  教具学具准备:
  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颗针.20根小棒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
  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引入
  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下。说算式让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折一折)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教材28页做一做)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上下。
  2、 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是通过在具
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本节内容“上下”是学生学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学习的,继续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好习惯,学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目标)
  (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能力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二、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 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法。创设小动物去大树爷爷家做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地明确三种动物的位置关系,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并创设三种动物变换位置关系的情境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 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说说教室的物品的位置关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进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摆物品、整理书架、给动物分房子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主题画 投影仪 小书架
  学具准备:剪刀 胶水
  三、 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疑。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这一情境导入新课:今天,天气
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大树爷爷今天请客.小兔和小鸟一大早就到了.(出示主题画,先出示小兔和小鸟)让学生观察直观到小鸟和小兔的位置不一样,我顺势引出课题:“上下”。通过设疑引出课题,能让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机会。
  第二环节: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 观察思考。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让学生自由说说小鸟在小兔的哪个位置上,小兔在小鸟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2、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说课稿范文
  引入松鼠,思考:松鼠站在哪?让学生体验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我注意使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小动物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再让学生描述松鼠的正确位置,从而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与相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说明,对学生理解新知很有帮助。)
  3、换换位置,加深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让学生动手换一换小鸟和松鼠的位置,要求学生互相说说三种动物各自的位置关系。(学生能在变化中进一步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学会举一反三,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4、 指导看书,书写。
  指导学生根据判断的三种动物的相对位置,填写好书本的内容,注意上下的书写,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习惯。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去解决问题。
  1、联系身边的例子说一说。
  观察教室,讨论哪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用“上下”来描述。学生自由观察,自由发表意见。(设计意图:联系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应用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