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教学体系,学生语文概念的形成、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然而,审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发现种种弊端:(1)多知识巩固,少实践应用。(2)多书面作业,少口头作业;(3)多统一作业,少自主选择作业。这些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厌烦心理,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形成一个正确的作业观,明确作业的功能、设计、使用以及评价,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成果。我们课题组旨以作业为突破口,通过优化作业形式、优化作业内容,让学生快乐幸福的掌握知识与技能,使语文课程通过作业实现向学生经验和生活的回归,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作业,让
学生都能“个性”成长。
(二)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主动意愿是实现自我建构的一个内因。将“主动意愿”进行解读,就是学生的兴趣、意识和内驱力。作业设计方面就要体现新颖、灵活、丰富多样的原则,促使学生喜欢作业、期待作业,生成一种乐参与的“主动意识”。
2.《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赋于它新的价值:让语文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勇于创新的园地。
3.加德纳(GardnerH)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认为多元智力学说的实质是试图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智能的开发,充分发掘每个人身上隐藏着
的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人的智力素质。所以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个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课题组将以新课标为指导,树立以生为本的作业理念,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研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和谐的发展。
具体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主动自主的参与学习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3.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促使作业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
4.激发学生的积极乐观价值观,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促其和谐全面发展
二、研究的过程
课题组成员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指导思想,持之以恒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一)研究的内容
1.作业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查看的方式了解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以及作业观、作业设置的水平与技能等。以及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质量、效率和负担等。
2.优化小学高年级作业的设计
1)作业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以“快乐作业”为目标,设计出了多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作业,如“画画猜古诗”比赛,课本剧表演“我是小明星”和对所学课文进行扩写和改编等等。
作业设计一:同学们,放学后,在一张纸上画你们的小手,然后读《手指》一课,并把每根指头的特点写进去,这样你们的双手就更鲜活了。这种设计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第二天,纷纷把自己的作业摆在了课桌上。由于学生预习充分,这堂课上得非常有趣,效果很好。(课题组李伟老师教学《手指》一课时,设置的预习作业)
作业设计二:以三至五人为一小组,参照京剧《将相和》,共同协商,设计剧本,排排练练,台词要尽量背熟悉,动作也要和台词相一致,在明天下午二节课后的中队活动中,搞一次小汇演,赛一赛,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演得最好!(课题组商小娟老师学习《将相和》一课后的家庭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胜,我们的作业无论从内容、形式和结论表述上都应体现一个“趣”字。它不仅使学生内化了课文,实现了由语言的习得——积累——运用——再理解的转换。而且唤醒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这样的作业真正成了创新实践的阵地。
2)布置创新性作业——让孩子自由创新
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有目的的创造有益于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条件。如老师在学习了《新型玻璃》一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未来世界的新型玻璃,并其特点和作用介绍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再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可以让学生摄影编成影集来说明家园美,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地球的有关知识并制作成PPT多媒体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这样的作业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的活用和再创造过程,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持久性和创造性都是大有好处的。如学习了古诗《江雪》,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雪天垂钓图”,体会孤舟独钓的凄清景象。学习了《凡卡》、《穷人》后,可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分别以《凡卡梦醒后》和《帐子拉开后》为题续写故事。
    我们课题组老师一直在潜心研究、精心设计,还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作业。低年级的树叶贴画——我爱秋天,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中年级的秋之韵——我心中的秋,文中有画,画中有文;高年级诗海拾贝作业——寻诗歌之秋韵,更是诗情画意,耐人寻味。无论哪种类型的作业都遵循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综合化的原则。
3布置层次性作业——让语文作业菜单化
语文老师也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了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1. 作业量分层。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布置作业的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是必要的。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例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设计了以下作业:l、写一篇歌颂父爱的短文或者诗歌,也可以自制卡片写祝福的话送给父亲。2、回家帮父母亲做家务。3、摘抄有关父爱的句子、文章。请学生自由选择,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 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业,后进生可以宽限12天。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4)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设计实践性的语文作业,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语文综合实践性作业进行设计:①课内外相联。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学了《蟋蟀的住宅》,教师学生读《昆虫记》;学了童话故事,布置学生编写童话,办“童话天地”手抄报;高年级同学则在学习了汉字的发展后办了一份“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文字资料等,举办一次“环保知多少”的小报展览。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②学科融合。把语文学
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③校内外互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让学生组成了“错别字搜察队”,争当“啄木鸟卫士”,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还可以结合重大节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如在植树节进行义务植树活动,本地区森林覆盖面积调查,在元旦制作新年贺卡等。
    在作业领域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生动活泼、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能力,展示个性,尝试合作!
5)作业内容的生活化——让语文回归生活
我们一直努力倡导“大语文”的教学观,语文的学习也可以在学校、课堂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爷爷的故事、奶奶的歌谣、妈妈的话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素材,每个人都在交流中学习着语文,应用着语文。设计贴近生活的语文作业,让学生的作业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活实践”,使作业变得亲切、生动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课题组周
晓华老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先让学习课前搜集并整理自己的家乡在春节时风俗,以便在课上交流,有的学生搜集了过春节的民谣,有的学生搜集了大量带有民族彩的春联,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描述的喜庆、团圆、热闹、祥和的春节氛围有了更深的感受,对家乡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新颖多样、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的以体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以本处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班级为实验班,研究过程在教学常态下进行。 
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科学统计分析,研究我处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改革措施。
2.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阅、收集、分析有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文献资料,获取所需信息、知识和观点。(参考文献附后)
3.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进行新的作业设计形式的试验,探索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减轻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4.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三)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