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18课课文
  《永生的眼睛》课文
  我14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母亲的生命。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
  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
  “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我被他们的对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让我无法明白的是,爸爸居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爸爸坐到我身边,平静地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原来,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juān)赠器官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照顾他,我把他接来同住。父亲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角膜。
  “如果一个盲(máng)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我的女儿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lǚ)屡获奖。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永生的眼睛
  我把外公捐赠器官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kuàng),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zūn)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chóng)见天日。”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我紧紧地搂(lǒu)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永生的眼睛》说课稿
  一、说教材
  《永生的眼睛》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当年的14岁的“我”和现在的14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又是多么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反映了前辈的耳传身授对后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教学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而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为什么要以“永生的眼睛”为题的含义,则是教学的.难点。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制定以下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尤其是“父亲”和“温迪”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一家人以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2、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我们每位同学、老师及社会上很多有爱心的人为他们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才使得今天四川的儿童重返校园、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这都是因为人人心中充满一颗爱心。爱是永恒的话题,今天让我们走入课文《永生的眼睛》感受琳达一家人的爱心之旅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感受作者一家人奉献了怎样的爱。(交流)
  (预设:父亲按他们生前的约定捐母亲的眼角膜、我捐父亲的眼角膜、温迪准备捐眼角膜……
  三、自读自悟,品析感悟。
  1、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导读梳理一下今天要解决哪些问题?(交流)
  出示阅读思考:
  (1)    画出文中深受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
  (2)    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标题?
  2、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过渡:从大家刚才自读课语文语句的时候,老师感觉你们非常认真,谁先来把自己到的语句和大家交流交流。
  3、交流感动的语句
  1)抓住父亲的语言描写(自由调控)
  句子一:“你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引导抓关键交流体会)课文中提到的有意义的死是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师: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感受父亲的爱心,正好抓住本课训练重点。
  小结:可见,这是一位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父亲。请你带着平静的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语气读一读吧!(生读)
  过渡:父亲还说了什么话?
  句子二: “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句子三: “想想看……又会多么骄傲。
  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把你的感受容入句中读一读吧。充分发挥想象,父亲的眼角膜在一位位盲人身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交流)
  请你读出父亲的美妙,读出父亲的骄傲来吧!(生读)
  2)、深刻体会父亲的话
  让我们把父亲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
  父亲曾愉快地对我说:“……”
  父亲曾骄傲地对我说:“……”
  你认为自己读的最好的一句读给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听一听(交流品读说一说: 父亲曾(        )地对我说(“                          ”)。
  3)交流感受“骄傲”的真正含义
  (生说)“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1)、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外公是因捐眼角膜而让温迪感到骄傲,想想温迪为母亲骄傲的原因是什么呢?(板
书:勇于奉献、)
  (3)、你能读出骄傲的语气吗?
  4、通过理解课文中的语句,下面你们四人小组共同探讨解决第二个问题。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标题?(交流)(时间、精神)
  过渡:让我们全体起立深情的读一次课题以表对他们一家人的敬意(生齐读课题)
  四、回归课文感受课文对我们的影响。
  看完动画,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些什么?
  五、回顾课文作者是在课文中多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神态……)
  本节课我们通过感受作者笔下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感受人间的爱是心的永生的。(板书;)
  六、最后请同学们欣赏一位盲人获得眼角膜捐献,重见光明写的一首感恩诗
  七、作业超市:
  1、出课文中让你感动语句,把它摘抄到札记本上。
  2、围绕一个主题,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里想法。
  板书:
  永生的眼睛
  富有爱心
  勇于奉献            感动
  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