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四篇主体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着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了盲童安静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也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
  “阅读链接”择取了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段内心独白。这段文字主要讲海伦•凯勒是怎样的用手来感受现实生活的细微变化,从而在内心描绘出大自然的神奇、可爱。
  《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过“‘我’对捐献母亲遗体的角膜不理解,爸爸‘对’我进行教育;爸爸的言行感动教育‘我’,‘我’给女儿讲‘我’爸爸的故事并感动了女儿”的故事,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
永生的眼睛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美好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的美好,还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
  《生命生命》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对生活中极为普通的“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作了深深地思考,表达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的人生哲理。
  《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在花丛里的花”和“凉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借此表了自己对生命的意味的理解:“勇气”。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花”和它的周围环境,在对比中,引领读者感悟到“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有勇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对生命的珍爱”。
  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
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
3.练习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哲言名句。
4.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5.继续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回顾”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和比较中阅读,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
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大量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来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培养关心热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本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感知(1-2课时)
本环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把握单元的主题内容;对整组课文进行总体感知;布置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我知道了……”
活动分为四个阶段:我想知道、我去探究、我做整理、我好感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对“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关注。
教师介绍消息,引发出讨论:读了这个消息,你们想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对这则消息看法的基础上,引导归纳出“要热爱生命”的主题。
二、回忆,实现新旧知识衔接。
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上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过的“美丽的生命”,交流: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了解了哪些关于生命的知识?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浏览整组课文。
  思考:这一组课文,主要谈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哪些内容写出了我们过去不曾知道的事情?你喜欢哪一篇,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关于谁的生命故事?
  交流介绍。总结归纳:整组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些生命现象和人们热爱生命的故事。
  四、进行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我想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刚才读过的哪些内容你很感兴趣?想更多地知道什么?为自己确定一个主题。结合学生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了解的主题。
  主题及探究方式参考:
  动植物和人类生命现象探秘──我的新发现:资料搜集、选一种喜欢的动植物,实践考察;
  怎样做才算热爱生命:通过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品德与社会第一、二单元内容,阅读本组教材、课外阅读;
  热爱生命的好榜样:读书、查资料、身边人物调观察、调查、访谈。
  五、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以后的课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示学生准备好主题学习卡片,做好资料积累工作。
  单元部分体验──主体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
  部分体验一(6课时)
  《触摸春天》+阅读链接+《永生的眼睛》+《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一、《触摸春天》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不懂得词语,读通课文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个谁的怎样的故事,能够讲下这个故事。
  2.从文中的盲童女孩引出《阅读链接》的学习,了解,在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看来,盲人是怎么了解这个世界的?在盲人看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勾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3.回读《触摸春天》,想一想:本文的盲童女孩安静与海伦.凯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勾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读了这些内容,哪里是你受到了感动?(引导学生抓住流畅、磕磕绊绊、慢慢、极其准确、悄然合拢、惊讶、张开、仰头张望等词语,体会小安静虽然是盲人,但是她通过触觉特别是手感受生活的感人情景。)
4.再读课文,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