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清廉故事读后感清正廉洁的故事
    “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种做事的原则,更体现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清正廉洁故事汇编》让我受益匪浅,它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又似春风化雨,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巴金在《随想录》中写道:“这个‘真’字不仅包括了对人民利益的热爱和忠诚,也包含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己身边总会发生许多平凡的小事。如果说你能将每件看起来很平常的小事都做好,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将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捐款10万元,同时积极倡议并号召各界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在地震发生后几天内他接连收到亲友的电话,得知儿子刚刚学会骑车便遭遇不幸,女儿当场死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在痛苦和悲伤之余,巴老依然保持冷静和乐观。他告诉自己要坚强,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他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于心底,毅然走上抗震救灾第一线。十七年来,每次危难关头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地震最紧张的时刻,他却把挽救生命放在首位,拒绝入住安置点,直奔地震现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他像往常一样伏案疾书,突然,感觉眼前一黑。15分钟后,医院确
诊为脑溢血,16日凌晨2时35分,因公殉职,享年101岁。这位坚守岗位、淡泊名利的世纪老人虽已离开我们三百多天,但他仍旧以坚定的信仰、博大的胸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继续前行。还记得张海迪吗?她从五岁起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她的故事被改变拍成电影《绝世天劫》。张海迪虽已经逝去,但她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曾经与我们相隔千里,也曾短暂交集的周总理是我们敬佩的榜样。早年留学法国时他生活简朴,喜欢吃馒头蘸酱油,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如此节俭时,他微笑着回答道:“我是中国人嘛,应该吃中国饭呀!”周恩来无疑是伟大的,周恩来也曾多次讲过“艰苦朴素,勤俭建国”,他所穿衣物全是普通衣料缝制的,周恩来是廉洁奉公的楷模,是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