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与阅读理解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断句就是给出没有句读句子,让考生判断句子的句读。主要考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线在句子中标出句读;另一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出句读标志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举例】赵简子
【习题】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失之 矣。
【答题指导】断句是一种经典题型,规律性较强,可以寻规律,巧妙断句。
1-------------------------------------------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
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③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史记·李斯列传》
2-------------------------------------------------------------------------------------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乎 ()------------------------------------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乎、-------------------------------------------------------------等。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    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③南方多末作(工商业)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音móu,均等)矣故以
名轩. 《宋史·辛弃疾传》
3-----------------------。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等。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①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②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口技》) ③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传》)
4-------------------------------------  关联词主要有 虽、故、----------------------------------------等。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张衡传》)
③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5-----------------------------------------------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
①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7-------------------------------------------------------------------  如:用“/”把下列句子断开。
①至秦会庄襄五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史记·李斯列传》 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张衡传》)
8---------------------------------------------------------------------------------------------------------------
训练   一.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教不 以声
足尽 便 于今 者莫若 使士 ”  (取材于《续资治通鉴》)
二、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洛见 访       ,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   
三、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 (节选自清·姚鼐《述庵文钞序》)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5分)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者知  王拱辰                                    一笑                                                    。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五,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取材自《战国策》)【注】涓人:太监。   
六,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公仪休(人名)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取材于《淮南子·道应训》)
七,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墨子》)
八,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5分)
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              怀                                                                    怀  。(取材于《隋唐嘉话》)
十,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
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取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
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  (取材于《魏书·王肃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韵雅畅,深会帝旨    会:符合  B.不觉坐之疲淹也        淹:时间长
C.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  引:推荐    D.蒸民未阙一餐  阙:同,缺少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卿何为而来  徐公何能及君也
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然性微轻佻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8.下列 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
B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
C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
D .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肃少年时聪明善辩,博览经史,在父亲兄弟被萧赜杀害之后,从建业投奔了魏高祖。B.王肃深受高祖器重,在他劝高祖大干一番事业之后,高祖图谋南方的心思变得急切了。C.高祖因为久旱不雨而停了三天的膳食,王肃等惊惶不安,也决定陪皇帝停食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