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走月亮
  《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和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了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所想。文中用了较大篇幅描写月下的自然景象,画面静谧,意境恬淡;排比句的使用,使得文章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
全文四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月亮升起,和阿妈在月光照耀的小路上走月亮;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反复的方式表达了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展现了和阿妈之间的浓厚亲情。
第4自然段将的所见、所闻、所想融汇在一起。看见了细细的溪水”“灰白的鹅卵石”“可爱的小水塘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我想象阿妈白天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这些内容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又灵动的图画。
第6自然段同样调动多种感官,用眼看、耳听、鼻闻、心想,将一幅幅画面呈现给读者。有淳朴的乡村风俗图景,还有安宁祥和的夜景图,有丰收的图景,也有辛勤劳作的图景。这一段的最后,更是表达了等待阿爸,对阿爸的思念之感。
文中穿插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优美生动,富有画面感。如,第2自然段中四个照亮了构成的排比,描摹出一幅月光图,点亮了苍山、大青树、大道、小路,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用拟人的手法贴切的描绘出水塘倒映出月的画面。又如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稻田丰收在望的美景。
此外,课文中还有一些包含深情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我和阿妈走月亮流露出了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之感和浓浓情意;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既写了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写了地上的和阿妈,天上月亮就如阿妈,就像那星星,物与人之间的对照,体现出与阿妈之间的温馨和甜蜜。
教材中的插图也展现了走月亮时的情景。和阿妈身穿民族服饰,在皎洁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浓浓的温情充盈其间。
1.学习本课生字,认识鹅、卵等生字,会写淘、牵等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交流自身体会。
4.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第六自然段,写下自身经历过的月下情景。
教学重点
1.从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的景,体会与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
2.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体会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文字描绘的景象。
2.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得到感悟、升华,从而体会文中意境,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1字词教学
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扫清语言障碍。提示学生可利用偏旁表意的特点对生字进行识记,随文学习中加强记忆。如,走月亮教案字是一个象形字,可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再结合字义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在教学会认的生字时,可结合词语进行整体认读,如鹅、卵、俗、跃、烁可结合词语鹅卵石、风俗、跃出、闪闪烁烁。此外可利用字音、字形来辨析生字,如提示通过字音进行辨析,可用熟字辨别字形。
在教学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时,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字形进行书写。重点强调字的笔顺,以及”“两个字的下半部分甫、缶的写法和位置。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利用想象在脑海中还原课文中描绘的画面。课文以为行文线索,展现出了一幅幅诗意的画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进一步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个方法,让学生想象月亮从洱海那边升起来时月光如洗的样子,感受月夜的明亮与柔和。
第4和第6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的重点,在教学时,要抓住富有画面感和想象空间的语段,在反复吟诵中进行揣摩,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通过看、听、闻这几方面,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并叙述出来。如,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课文,随后和同学交流脑海中所想象到的画面,并结合课文,给画面起一个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句段中的主要画面。例如水塘抱月可以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启发学生开展想象,实现从文字到画面,最后再回归到文字的学习过程。
教学第6自然段时,可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月亮牵星的画面。结合插图,感受天上月亮牵星
地上阿妈牵的温馨画面,体会与阿妈之间的浓浓亲情。阅读这一段的时候,注意语速缓慢,读出画面感,读出与阿妈在一起走月亮时的兴奋、愉悦与幸福。
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优美语句的积累,体会文中有画面感的语句。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句式排列、联系上下文、填补空白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有画面感的语句。注意通过范读让学生进入情景,产生画面感,用感官和内心去体会文字。范读时可加入悠扬的音乐和适当的肢体动作,让学生掌握阅读节奏。
3表达运用
背诵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想象每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画面,借助画面回忆文字。
课后题目要求学生出优美生动的句子进行抄写,可以引导学生品读优美语句,让学生说一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抄写时,也可以将句中的优美部分加上横线,以帮助学生在抄写时品味句子。
课后小练笔给出了仿写第6自然段的任务。这一自然段是作者描写沿着村道边走边看边想时的场景,作者调动了自身感官去感受实景。练笔之前,可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的回忆,调出学
生储存的情感,从而快速帮学生到练笔素材。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说出曾在月光下经历的情景。在反馈评价时,要特别强调这样的描述是否让你脑海中产生画面?直接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让想象与语言积累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质量。
1.准备悠扬的音乐,收集月下场景的图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标注优美语段。
4.多媒体课件。
3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本课鹅、卵等生字,会写”“”“这几个字,并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块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提出问题:从图上人物的穿着猜测她们会是哪里的人。
2.由这个问题导出两人所穿是白族服饰,课件出示关于白族的相关资料。
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这篇课文的作者吴然就是云南人。
3.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作者和他的妈妈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和作者)
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春城晚报高级编辑。编辑之余,多为少年儿童写作。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儿童文学《海花》。曾获全国优秀儿童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奖。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配乐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学生勾画出易读错的字词。
2.学会自由朗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顺课文,圈画带有生字的词语。
小组内以段落为顺序检查读文情况,订正字音
小组抽读,以开火车的形式接读。课件出示易错警示。
运载是四声。
泼剌不是常见词,易读错。泼剌:鱼跃出水面时的声音。
沟水汩汩是沟水流动发出汩汩的声音。
3.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4.汉字拼写格出示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点书写笔顺。引导学生注意,葡萄两个字的下半部分角缶的写法和位置。